建立於1909年,日治時期「辰野式樣」典範的全安堂,
目前是太陽餅博物館,此建築屹立111年,但木構的屋架(俗稱屋樑)
已鬆脫下沉,導致漏水等問題,此建築雖為私有,但台中市文化局透過
「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向文化部爭取上百萬經費,
在木構屋架用「可逆性工法」,以鋼鐵固定束縛木構,
將此古宅風華再現,陪伴台中市民邁向下一個百年盛世。
這棟老建築位於自由路商圈,是台中市早年最繁華之地,
是台中仕紳盧安斥資興建,設計人已不可考,紅磚白飾帶,為「辰野式樣」風格,
落成後是藥鋪,早年藥鋪都以「堂」命名,此建築命名為「全安堂」,
二次戰後產權分割,此建築被區分3店鋪,
分別租給服飾店、餐飲業,
2005年間,一位王姓民眾花費多年時間購得。
全安堂食品有限公司執行長陳琮宗說,相傳太陽餅是由魏清海發明,
但第三代傳人卻在2007年過世,留下8名老師傅與6名門市員工,
全安堂公司遂租下此建築,與老師傅繼續接手太陽餅事業,
並將此建築的二樓,開闢為太陽餅博物館。
建築師鄭明裕說,「全安堂」歷經111年的地震,
整體建築雖屹立,但木構屋架卻已歪斜下陷,部分木榫移位鬆脫,
甚至移位達3吋,他們先請結構技師評估後,用「可逆性工法」,
利用鋼鐵固定束縛木榫,不破壞原有木構,
比照文化資產修復的施工原則。
早期的全安堂空間作為藥鋪使用,販售進口藥品、民生用品等;
而今,經過專業設計團隊的再造,讓老建築重現光彩,並巧妙地融合台中
在地傳統產業特色,讓充滿歷史韻味的糕餅文化及
百年古蹟激盪出令人讚嘆的火花。
文化局長張大春說,這是公私協力的典範,
邀請大家到此遊覽,品嚐太陽餅時,
記得欣賞屋頂的木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