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昔日的鹿港是以貿易為主,港口附近由於地利之便,
便形成船行與商家的重要據點。
瑤林街、埔頭街、大有街因臨近河道,於是成為船行與碼頭的集中區。
鹿港繁盛時碼頭區的主幹─舊街,即今之埔頭、瑤林、大有三條街道,
曲折的紅磚巷道兩旁林立著重新整修過的舊式店屋,
其奧妙的內部格局和舊式外觀耐人尋味,
在此可找到若干老鹿港的風貌。
走進瑤林、埔頭二街的紅磚道,
便令人油然而生一股古樸之意,宛如進入時空隧道。
閩南風味的古老宅第,門楣上的各式避邪古物,
以及兩旁的門聯,都訴說著舊時父老們的生活步調及型態。
近年來由於觀光采風盛行,一些屋主便經營起民俗藝品店,
使遊客在望風懷遠之餘,亦增添不少駐足之處。
街道特別彎曲,有時甚至成直角連串轉彎,
所以會如此是先民智慧的展現與適應生活的艱辛,
走在街上請仔細體會每一曲折所蘊含的歷史故事。
經過長期歲月的沉澱,
這裡氣氛由從前的熱鬧繁華轉為今日的淡泊悠閒。
現老街範圍包括意和行、新祖宮、桂花巷(鹿港城隍廟前)、鹿港公會堂
全長五百餘公尺,鹿港老街保存早期商店門牌建築,長條型閩式建築,
結合一進房店面、二進房住家、三進房後院三大功能,
房屋總長度從四十米至七十米不等,此為清代至民國初年建築特色……..
且古蹟數量僅次於台南。鹿港中山路街屋立面,為臺灣歷史建築百景之一;
位於彰化縣鹿港鎮中山路,為鹿港市區最重要道路,
在各式民俗活動、採街經常在此封路舉行。
中山路街屋則稱「店屋」,建築內部採縱向延伸又呈帶狀形式的長條型,
店家與住家合一的建築,門面寬度大3-4公尺,間間相連形成一條市街,
格局通常為三進式附樓層,第一進為店面,
通常傳統街屋門面的木板是可以拆卸的,
方便直接對外開門營業……..
早期鹿港的五福街,商家群集,
店家設有棚蓋,以避免行人日曬雨淋,行人走在街上,幾乎不見天日,
因此有「不見天街」之稱。
隨著道路的拓寬,西式樓房的興建,
這樣的景象已經消失。
在鹿港街驅散策半天,
可入鏡的影像著實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