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府城北門,正式名稱為承恩門、或逕稱為北門,
是位於臺北市中正區的清治時期城門建築,為臺北府城的城門。
其坐落於現今臺北市忠孝西路、延平南路與博愛路交叉口,
落成於清光緒十年(1884),為台北五大城門中唯一未被改建,
完整保持建城時代傳統台灣式樓閣原貌的城門,是臺灣城門的代表作,
也是臺北市區僅存不多的清代建築之一。
門外原建有甕城,今已不存。
現與臺北府城其他城門共同列為國定古蹟。
城門台座的石材採用的是大直北勢湖一帶山區的安山岩,
經交錯堆砌而成。城樓外壁則以紅磚砌成,將城樓內部空間完全包圍,
並且和屋頂、台座連為一體,以加強結構;
北面外壁接近圓拱門洞上方處有橫額,中間題有「承恩門」三字,
加上落款「光緒壬午年」與「良月吉日建」。
屋頂為傳統臺灣建築常見的單簷重脊歇山式屋頂;
有對外監視作用的二方一圓外壁窗洞較一般城門稍小,
這兩個特徵都與東門類似。城樓內部空間另外有一道內壁,
與外壁形成一個「回」字形構造,
雙重護衛城樓中央的活動空間。
在官員長期主導與地方仕紳的贊助下,台北府城於清治光緒10年(1884)
年正式落成於艋舺(今萬華區)與大稻埕兩地中間的地帶。
北門即為五座城門之一,可以說是台北府城的正門。
除了作為大稻埕(約略位於台北府城西北方)居民進城與出城的主要通道,
基於城門方位上面向淡水河口的緣故,因此對於防禦上的功能也有所側重。
在城門本身的防禦式設計外,另外還在城門北側增建一道方形的外廓(俗稱「甕城」),
將城門半面包圍,且設計外廓的圓拱門洞與城門門洞間互不相對;
外廓北面門洞上方處有題著「巖疆鎖鑰」四字的橫額,
該橫額後來隨著日本當局拆除外廓,而流落成為臺北賓館涼亭的礎石;
戰後移至新公園(今二二八和平公園)陳列,
直到1998年2月才重新移回北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