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園鄉港仔埔「安記棧」,位於林園鄉港埔三路1號,
曾為高雄縣十大歷史建築之一。
建於日治初期明治35年(1902),採坐東朝西,古俗即有「坐東向西,賺錢無人知」之說。
前臨港埔港,地點適中,正廳二樓可眺望出海口,因以前通訊不發達,皆以登高處遠望,
有觀看大船入港之功能。
建築平面格局為兩落外包護龍的形式,規模為七包三合院式,前落一層樓,面寬三開間,
中央為門廳,左右為房;後落有兩層樓,面寬亦為三開間,一、二樓中央明間皆為廳,
正廳神龕後方木屏繪有彩繪,一樓以花鳥圖樣為主,二樓以台灣風景為主題,左右次間為房,
建築物面積總共有兩百廿坪。
樓梯配置於神龕木屏後側,二樓正廳樓板中央並留有一方孔,可作為吊送貨物之用。
左右護龍各為七間護龍與前後落間以過水相連。建築物後方有花園,深度约六米,
東南側有水井,水井四周設有洗滌空間,並設有排水溝將廢水排出排至頂厝灣。
述及安記棧由來,
與對岸港埔一路78號的黃家「江夏祖厝」有密切淵源。
茲考究黃家江夏堂開基祖黃君公,祖籍福建省漳州府南靖縣小溪鄉車路墘人氏。
於乾隆二年(1737)45歲時偕其母親渡海來台,至鳳山郡小竹下里港仔埔庄開基,
傳承至今已經是第十二世了(距今兩百多年)。
黃君初來臺開發時,並無大規模興建房舍之舉動,
直至其長子黃敦朴之孫黃學(第五世)始建大厝。
黃學為當時港埔地區的大地主,並擁有自己的船隊,
航行於台灣及大陸之間,從事商業貿易,在地方上頗負盛名。
黃學因無子嗣,故而認養其二哥之長子黃弁為養子,黃弁因而繼承黃學成為家族之核心。
此一核心系統傳至第七世,轉而以黃遜人為主。
黃遜人是黃君公次子黃光鎮之第七世子孫,為清末時秀才,娶妻蔡茶、林春花,生八子,
因貿易事業發達,空間不敷使用,故而轉至祖厝之東北方(頂厝灣之對岸)興建二層樓
「安記棧」,以處理對外商務。
由立面觀之,全棟建築物外觀主要由硓石古石及紅磚構成,
牆面腰線以下為硓石古石組砌,圖樣為龜甲紋,腰線以上為紅磚斗砌,
各山牆脊墜有精美的泥塑裝飾。
外埕地面鋪石,天井地面鋪紅磚,紋為人字組砌,外埕及內埕地面皆鋪有方形石材,
供天候不佳時搭臨時布棚之用,以避免人或貨物遭雨淋濕。
細察本棟建築物之建築格局獨特及形式特殊,具商業與住宅機能,
且作工細緻完整,建築比例優美,建材及作工皆甚講究,
細部裝飾具素雅之美。
可惜現在更加荒蕪,幾近殘破之況,
令人不免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