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園港埔里江夏黃家祖先來自福建省漳洲府南靖縣,約在清朝乾隆年間來台,
歷經200餘年發展成為當地望族,港埔地區以黃姓為大宗,清末時期出過1位秀才,
日治時期家族成員也擔任過區長、保正等,後來有多位鄉長、縣議員。
林園人說『椰樹過溝仔(頂厝)紫雲三公黃、港仔埔江夏萬戶黃』
其中後者就是指黃氏家族。
林園雖然有人說『大黃(指江夏萬戶)』與『小黃(指紫雲三公)』
兩者皆是黃氏族裔,本來就是同根源流,目前不分彼此一起組成一個林園鄉黃氏宗親會,
藉以促進感情交流且互相合作無間。
兩者唯一不同的地方在於
『江夏萬戶黃』屬於貴族世家,以仕進、經商為主,
子孫比較會讀書做官,如林園歷任鄉長黃萬教、黃清景、黃兆呈及縣議員黃順成等
都是出自於江夏萬戶黃;
『紫雲三公黃』屬於平民百姓,子孫以從事工農為主,出身較為清苦,
但貧寒仕進,三公黃子孫如黃占岸、黃河清父子曾擔任過省議員及立法委員,
黃八野先生也擔任過兩任鳳山市長,黃進登、黃世銘父子也為林園鄉農會前任
及現任總幹事,各領風騷毫無遜色。
黃家江夏古厝的開基祖黃君公, 祖籍福建省漳州府南靖縣小溪鄉車路墘。
於乾隆二年(1737)時45歲隨母渡海來台,於小竹下里港仔埔庄頭開基,
傳承至今已經是第十二世,距今已200多年……….
黃君初來臺開發時,並無大規模興建房舍之舉動,
直至其長子黃敦朴之孫黃學(第五世)始建大厝。
黃學為當時港埔地區的大地主,並擁有自己的船隊,航行於台灣及大陸之間,
從事商業貿易(輸出以蔗糖、稻米為主)。
黃學因無子嗣,故而認養其二哥黃詩之長子黃弁為養子,
黃弁因而繼承黃學成為家族之核心。此一核心系統傳至第七世,
轉而以黃遜人為主。
黃遜人(贊元)是黃君公次子黃光鎮之第七世子孫,為清末時秀才,
娶妻蔡茶、林春花,生八子,因事業發達,空間不敷使用,
故而至祖厝之東北方(港埔港對岸)興建二層樓安記棧,以處理對外商務。
港埔的黃家江夏古厝,位於港埔村港埔一路78號,
就是頂厝灣下方港仔埔港出海口右岸處,坐西望東,興建於清道光14年(1834),
是屬於燕尾式屋脊的傳統建築,歷經100多年的發展,形成一規模龐大的建築組群,
重要的是它號稱全台第二大的「大埕」。
由前至後中心軸線上計有五進廳堂,四個庭院,左側有三條護龍、
右側有七條護龍(俗稱竹篙厝),建築物成長方式以增建橫向護龍為主,
為標準的漳州合院之成長模式。
巷弄穿鑿附會,縱橫交錯,護龍間小巷是直的,穿鑿護龍間巷路仔彎曲(曲徑)
聽說是要防衛海盜入侵或異族械鬥時掩護奇襲用,庭院中有樁臼(在左側,因右側人丁較旺,
設置有左右平衡之意)、古井、石磨、花園。
由外觀看來首落屋頂「翹脊燕尾」,象徵著當時主人做官之身分地位。
台灣有句俗話說「翹脊大厝,大官大富」,
就是在描述這種深宅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