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邊地區,於正式開闢前是樹木蒼蒼的原野。故取其名為林仔邊,

往昔是放索社的所在地,這裡所指林邊是指鄉公所所在地的內5村,

在日治時期分為第一保、第二保、第三保、

民國35年改稱為林邊村、仁和村、永樂村、

民國4031日分鄉後分為林邊村、光林村、仁和村、中林村、永樂村。












林邊鄉海拔僅三公尺,為林邊溪出海口,土壤肥沃,原為深林密菁之地,

先民來此開墾時,在繁茂的林區旁建立聚落被稱之為「林仔邊」,

由於「林仔邊」南邊海岸有一港口稱新打港,商旅雲集,成為貿易與移民的重地,

開墾的人潮不斷的增多,而向林區擴充,相成立「中林」、「光林」等聚落,

日治時期便逐轄統一稱為林邊庄。






光復後行政區域重整改庄為鄉,

原來包括南州鄉的溪州村部份地區( 1951年改隸南州 )

目前大家還是稱林邊鄉為「林仔邊」。









鎮安村舊名函仔口,大正9年改為函子口,

明末鄭成功的部將即福建省泉州蔣、蔡二姓氏之人,由茄藤港即南平港

(目前之大鵬灣)上陸開拓土地建立西勢庄,函子口則為其一部份。

1946年改為函口村,因其村內有一廟宇稱為鎮安宮,

於民國47年改稱為鎮安村。










鎮安車站位於林邊鄉,

過去曾為臺灣鐵路管理局東港線(現已廢止)的端點站。

1940719日開業,初名社邊驛

196241日因行政區域屬林邊鄉鎮安村,站名和地名一同改為「鎮安站」;

199551日由三等站直接降為招呼站。















村內有一棟林家古厝(西河堂),

是村內最漂亮的傳統民居……..

第二進正身有著華麗的山牆,

左護欄則為一已然荒棄的兩層洋樓。












林氏得姓始祖林堅公,是殷商之臣比干之子。

考河南考河南淇水,地處古黃河之西,世稱西河

故林氏郡望為西河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