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里,舊稱「八里坌」,與彰化鹿港、台南鹿耳門港曾是清代三大官港。
鹿耳門與同安、廈門對渡;鹿港與泉州、蚶江對渡;八里坌則與福州五虎門對渡,
可說是北台灣的門戶。
乾隆51年(1786),林爽文事件爆發,震動全台,
清廷援台的大軍,兵分三路,就是分別從八里坌、鹿港及鹿耳門港登陸。
林爽文事件紛擾三年,台灣中南部兵禍尤烈,於是許多移民改經八里坌港登陸台灣,
更促進了北台灣的繁榮。八里坌港的地位亦愈為重要。
乾隆時代,正是八里坌港輝煌的歲月。
嘉慶以後,八里坌港逐漸淤塞,對岸的滬尾(淡水)港興起,終於取代了八里坌港。
十九世紀晚期,淡水躍居成為台灣最大的貿易港,八里坌則逐漸寂寥,
最後只成了淡水河的一個內河渡船頭而己。
八里坌的輝煌往事,也漸漸被人遺忘……
如今的八里坌街上,昔日的古港古巷,已了無痕跡,
老房子亦不多見,而八里左岸的美麗海岸則吸引建商來此建設,
河岸邊的一棟棟景觀大樓取代了傳統的民宅。
位於左岸公園前,目前行駛八里左岸至淡水漁人碼頭間,
屬內河航線,已於92年8月開始通航,因河岸淤積問題,
其行駛航班,要視漲退潮時間而定。
左岸範圍起自八里渡船頭及其老街、商店街,途經老榕碉堡、
左岸公園、左岸會館、觀海長堤、挖仔尾自然保留區、十三行文化公園,
以十三行博物館為終點,
沿岸以人車分道概念所設計的自行車道與木棧步道,
可以讓遊客充分享受沿途美麗的河海風光。
八里渡船頭是八里與淡水隻間渡船停靠的碼頭,
這裡美食的風味可是名聞遐邇,孔雀蛤、雙胞胎、鹹鴨蛋等精饌,
都是不容錯過的好料理,
在地的好味道,
只有在八里才能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