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湳洞選煉廠遺址, 俗稱十三層遺址(實際上為十八層)

水湳洞選煉場落成於 1933 年,考量採掘活動與礦脈分布,,水湳洞選煉廠







於是依山而建,

為金瓜石的採銅工業帶來最佳的歷史見證。




日本人在積極開採金瓜石金礦之後,1920年左右發現硫砷銅礦後, 轉為銅礦開採與煉製,,

1945年由「臺灣金銅鑛務局」接手,至1955年改組成「臺灣金屬鑛業股份有限公司」,

1978年之後陸續在樹梅地區、第三長仁礦體附近大規模的露天開採,

1987年結束營業。2007年為新北市政府登錄為歷史建築。








煉金工業可以分做「採礦、選礦、冶金、煉金」四大步驟,

十三層遺址就是昔日金瓜石一帶最大的選礦場所,

也是當時亞洲第一大選礦場。









廠房設計時依照煉製金銅的程序,由高而低層層設立,依山而建總共有13層。

 包括有碎礦工廠、磨礦場、氰化工廠及浮選工廠……等,

可見為何它的規模如此龐大。

而且場內全部採機械化作業,

在當年屬於相當高精密的水準。







日治時期以先進技術興廠選煉,金瓜石的黃金年產量一度衝上近7萬兩的巔峰,

後來還有銅礦等,在20世紀數一數二的貴金屬礦山。無奈至1973年後,

礦產逐漸枯竭,選煉廠最終於1987年歇業。







因土地殘留金屬礦物質被列為汙染管制區,

雖持續監控並先後獲選新北市歷史建築、世界文化遺產潛力點,

但為確保民眾安全只能設置圍籬並禁止進入,塵封迄今已逾三十年。






時至今日,台電嘗試利用「遠觀型」公共藝術以推動文資保存與觀光發展,

並與曾為美國自由女神設計燈光的國際照明大師《周鍊》以及藝術家《何采柔》合作,

首創土地污染用地再利用新模式,自2017年開始規劃十三層遺址點亮計畫,

終於在20194月正式通過審查,





讓被喻為台版天空之城的十三層遺址,

經由點亮計畫重現黃金山城風貌……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