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橋」是中國現存第一座跨海石橋,位於泉州城東北十三公里處,
橫架與惠安縣分界的洛陽江之上,橋以江為名。
其建築方式透露出古代科技文明的先進。
因洛陽江之入海處,江闊水深、浪急潮怒,在如此艱險的環境中飛虹跨江建造橋梁,
實為當時的橋梁工程創了奇蹟,
故有「洛陽之橋天下奇」之讚譽。
洛陽橋的前身是「萬安橋」,興建於唐朝大中年間。
一百多年後,萬安橋於洪水中沖毀。而洛陽江,上連溪,下接海,若遇到漲潮時
江闊流急,波濤洶湧;而退潮時水勢湍急,暗礁密布,根本無法通行。
據《泉州府志》中記載,舊萬安橋是北宋慶曆初郡人李寵首先「甃石建造浮橋」,
後來由郡守蔡襄主持改建成石橋。
根據主持此建橋工程的宋代泉州太守蔡襄所撰寫的《萬安橋記》中記載:
「泉州萬安渡石橋,始創於皇右五年四月庚寅,以嘉右四年十二月辛未訖立。」
即1053-1059,前後花了六年零八個月的時間,耗資一萬四千多兩銀錢,
才完成這座跨江接海、南北跨向的大石橋,距今已近千年歷史。
洛陽橋包括兩端橋堤,總橋長834米,寬7米。有四十六個船形橋墩,四十七個橋孔。
橋身通體是以花崗岩石鋪建而成,巨大的船形橋墩由一塊塊石頭砌建,看起來就像
一艘兩頭尖翹的石船馱負著石板。
船形橋墩的建法也頗具特色,它有利於分水。
據史料記載,初建時,橋長360丈,寬1丈5尺,兩側有五百個石雕扶攔,
二十八尊雕琢精緻的石獅裝飾,綴布七亭九塔,點綴其中,益增其美。
其中一座婆羅門塗金塔,雕刻有《偈菩月經》及釋迦像。
橋堍上各有四尊武士石力神,守護著橋頭。
橋以江心島中洲為界,分為南北兩段,南北兩側還種植七百棵松樹。
足見當時造橋工程規模之巨大,結構工藝技術之高超。
橋之中亭林立著歷代碑刻,有「萬古安瀾」等宋代摩崖石刻及石塔。
橋北端有真身庵、昭惠廟等遺址,橋南端有蔡襄祠,祠內有蔡襄《萬安橋記》的
宋代碑刻立於祠內,此碑被譽為書法遒勁、撰文精妙、雕工精美「三絕」。
洛陽江 在府城東北二十里,實晉江、惠安二縣夾界之江也。
群山逶迤數百里,至江而盡。
昔唐宣宗微行,覽山水勝概,有「類吾洛陽」 之語,因以名江。
整座橋梁不但秀麗多姿、氣勢磅礴、而且雄鎮東南。
宋代王十朋遊洛陽橋時,不禁慨道:
「北望中原萬里遙,南來喜見洛陽橋。」
建橋近千年以來,先後修復十七次。
現存的洛陽橋於清朝乾隆二十六年(1761)興建。
1932年 蔡延鍇軍長將橋改建成鋼筋混凝土公路橋,將橋面增高2米。
但逢抗日戰爭遭受嚴重破壞。
抗日戰爭時期,該橋為日軍所損毀。
1946年有所維修,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國軍將洛陽橋橋面完全炸毀,
橋上文物損毀殆盡,僅餘橋墩,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組織修復。
1961年,洛陽橋入列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
1993年3月至1996年10月,實施修復工程。
現橋長731.29米、寬4.5米、高7.3米,有四十四座船形橋墩、
六百四十五個扶欄、一百零四隻石獅、一座石亭、
七座石塔。
在橋的中洲以北的橋面中段橋墩上有一座寶篋印經式佛塔,
通高3.64米,塔座為邊長0.95米的四方形。
塔身分為兩層,下層四面各有一尊浮雕盤坐佛像,上層較高,面向江面
的方向雕刻有一面佛首,佛首左右兩邊分別刻有「月光菩薩」和「己亥歲造」。
該塔是洛陽橋各塔上唯一一個雕刻了建塔時間的。
根據該塔的雕刻風格,考古人員確定該塔的建成時間為
北宋嘉佑四年(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