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鎮以三里街二里橋聞名於世,躺著的洛陽橋與站著的東西塔並稱為
泉州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標誌,而與之相連的三里古街卻顯得沉寂了許多。
洛陽古街始建於唐朝,興於宋代,原來只有一丈左右寬,
民國時期為了通行汽車,拓寬成8、9米寬,兩旁的房屋改造為紅磚騎樓,
被人稱為「泉州的小中山街」。
泉州洛陽街的紅磚騎樓較之它處,雖然形態相似、肌理宛然,
但其以特有的一份平和、質樸以及濃郁的地域特色而頗具魅力。
這些騎樓建築均出自當地匠師之手,既是設計者又是營造者,
如洛陽街名匠吳彰敬就完成了大量規劃營建工作。
洛陽是建築之鄉,工匠眾多且分工細緻,從圖紙修改、
建築結構到立面構圖、室內裝修均有專門分工,形成了獨特的匠作工藝體系。
當時的匠師汲取了清末民間敞開式店面與國外敞廊式建築立面的特點,
根據華僑提供的圖紙或「普市卡」,從建築技術的可行性、建築立面的協調性
及當時的建築制度的規範性出發進行修改,結合騎樓的實際體量繪製出初步圖紙。
業主根據所繪圖紙提出修改意見,最後由匠師確定騎樓的建築形態。
在整個過程中,工匠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因此民間就流傳有「三分主人,七分工匠」的說法。
他們除了接納與模仿西式的建築形態外,基於以往擅長之所學,
常常將閩南傳統建築的營造方法運用在騎樓上,
且加上個人臨場的發揮創作。所謂藝高人膽大,深厚傳統賦予的靈巧與嫻熟,
輕易地穿越了學院派眼中的風格鴻溝,糅和出洛陽街騎樓的獨特風貌。
民國甲子年(1924)洛陽街開始拓闢馬路,興建騎樓。
客觀上,洛陽街的改造滿足了近代城鎮的規模要求,
保留和激發了舊有的商業活力。
洛陽街古時屬晉江縣洛陽鋪,與洛陽橋相連,
俗稱「三里街兩里橋」,是廈門至福州的必經之道。
洛陽水上交通尤為方便,在橋頭、海尾及吳厝祠堂埕腳設有三個碼頭。
從外地海運到洛陽的有豆餅、肥田粉、麵粉、南北雜貨、建築材料等等。
鄰近地區如南安洪瀨、晉江河市、惠安縣城、東園、塗寨等地的商販都常來
採購貨物,販運至各地銷售。
洛陽古鎮一派商業市井氣息,斯時三里長街上密密匝匝地壅塞著
雜貨店、糧食店、綢布店、錢莊、當鋪、煙館、賭場和妓院等,
「福興棧」、「源利行」、「萬盛行」、「長春行」、「興源行」、「裕記」、
「吉和」等等皆是盛極一時的名號。
一言蔽之,洛陽街透過有秩序、有系統的
規劃方式強制性地推行騎樓建設,
驅使著這個傳統的鄉土社會逐漸地轉型為近代的商業社會。
整個騎樓風貌被改變肇始於華僑的還鄉疊樓,主要在抗日戰爭勝利後。
大量華僑將傳統光宗耀祖的觀念延伸為跨村的鄉社認同,
當然與炫富攀比的心態也不無關係。
近世以還,因時代更迭、住戶遷徙,許多騎樓都是幾易其主。
田野調查中困難重重,難以一窺全貌,惟有僅存的幾座紅磚騎樓尚屬完整,
但也因年久失修,牆面及屋頂樹草滋生,瘡痍滿目,頗有凋零之感,令人痛心。
近期在泉州市長親自調研考察督促下,
台商區已著手聘請國內外知名文創團隊進行勘察設計,
準備重振起古街之雄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