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鎮以三里街二里橋聞名於世,躺著的洛陽橋與站著的東西塔

並稱為泉州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標誌,

而與之相連的三里古街卻顯得沉寂了許多。








 

洛陽古街始建於唐朝,興於宋代,原來只有一丈左右寬,

民國時期為了通行汽車,拓寬成89米寬,兩旁的房屋改造為紅磚騎樓,

被人稱為「泉州的小中山街」。

 









 

泉州洛陽街的紅磚騎樓較之它處,雖然形態相似、肌理宛然,

但其以特有的一份平和、質樸以及濃郁的地域特色而頗具魅力。

 











 

從目前掌握的文獻和建築沿襲之規律考據,

上世紀20年代洛陽街為兩側紅磚騎樓夾峙而成,二層街屋毗連排列,整齊劃一。

樓底臨街部分開闢公共敞廊,稱為「五腳架」,以避雷雨侵襲、炎日暴曬和颱風落物傷人。

沿街多為紅磚方柱,也有部分石柱,這除了承重,對隔阻車馬喧鬧還起到一定作用,

使行人逛街時具有了輕鬆愜意的心理安全感。

 











 

清代文人王拭的詩:

「摩肩雜沓互追蹤,曲直長廊路路通。絕好出門無礙雨,不須笠屐學坡翁。」

恰是對當時洛陽街騎樓的一個形象化註腳。

 

 

 

騎樓底層的開間大小相若,進深一致,體現了宜人的尺度。

商鋪大門由木板條排列而成,白天將其拆下,打破室內外空間以招徠顧客;

晚上再將其安上,變作隔離街道的牆體。

有的僅打開大門一側,而在另一側安上窗戶,一般稱之為「窗戶櫃」。

 







 

窗戶櫃的下部大多為固定的豎條裙板,靠室內一側有可支起的橫托板,

上部為可拆卸的豎木板條窗,售貨時將豎木板拆下,支起橫托板作為櫃檯,

空間較為狹小,多是出售百貨、零食等小件商品。

 



 

柱廊上方為結構轉換部位,磚牆內墊一混凝土梁。

上面的龕牆,意在模擬傳統商鋪的堂號、店號、行號之匾額。

再往上是騎樓形式表征的重點,單開間聯扇的大窗、對稱的雙窗以及並排的三窗等

為立面構圖的主要元素。

 







 

窗間牆處理成壁柱形式,窗扇的形狀根據開間大小和整體比例進行精心推敲。

窗楣造型多樣,長方形、三角形、半圓形、馬蹄形、弓形,

還有伊斯蘭建築中常用的尖拱形及三葉券的變體,凡此等等。

 


 

其間鑲上木板遮陽窗門或百葉窗,繁簡適當,古典優雅。

窗與窗的組合隨意又自然,細緻的線角賦予立面精緻感,

處處透露出工匠的智慧

和對整體構圖比例的精準把握,

庶幾可視為近代騎樓

建築藝術的傑出案例……..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