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坑村的歷史可以追溯到600多年前的明永樂年間,

劉氏先人從外地遷居土坑後,便在此繁衍生息。




 

明清時期,劉氏以祖祠為中心,南北兩側分四排而築,陸續建成的古厝最高峰時多達67座。

明清以來,該村出過70多位舉人、進士和為官者,因此,每一座厝規模都很大,建制完整。

現如今,明朝年間所建的古厝大多坍塌,存有的27座古建築多為清代所建。












 

這些古大厝皆為磚石木結構,

多為穿斗式結構、硬山式或卷棚屋棚,座座屋脊高翹,壯觀輝煌。

土坑村的劉氏先祖,從莆田遷徙而來,這裡留存的古建築,除了閩南古建築特色,

也兼有莆田地方特色。

 







 

土坑村的每一幢建築,背後都有源遠流長的故事可述。

在古村落中央,一幢「劉百萬」居住過的三開間落外加雙護大厝,

占地面積達1700多平方米,僅大門、房門便有100個,窗戶99個,天井11個。

 










 

大厝磚石木泥結構,磚雕、石雕、木雕,甚至於屋檐下的泥塊都雕有精緻圖案。

給人印象頗深的是,這裡簡直是「迷宮」,一不小心,繞過一個門就來到另一番洞天,

找不到來時的路。

 






 

據稱,清乾隆年間,第十二世的劉祥雲,從事海上運輸,與族親合夥購置了18艘桅帆船,

從北方運來大豆等糧食到南方販賣,再將南方貨品運到北方,經年累月積攢下龐大身家,

成一方富賈,被人譽為「劉百萬」,在他手上建成的大厝,便有18座,

其中大多數保存至今……..

 









 

值得一提的是,在古厝群中間,還有一排「當鋪街」、「金銀街」,

當年的土坑劉氏後人在此經商,開當鋪,賣金銀、米、布,成為一方最為繁華之所。

在一處被改造為「民俗文化展示館」的古厝大門,

甚至還保留有少見的「門當戶對」建築構件,門楣上的「木鈴鐺」,

門檻前的門枕石,代表「福祿壽」的石墜。





 

當地以「搶救第一、重點保護」為原則,開展古村落的歷史人文及自然景觀保護工作,

並委託廈門大學閩台建築研究所編制《土坑古村落保護與發展規劃》,

最具特色價值或毀損較為嚴重的18座古建築已列入首批重點保護名單。

 







 

同時,土坑村也被列入泉州首批「20個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

整體性保護重點區域。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