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區是福建省泉州市下轄的一個區。
1996年之前屬於惠安縣,2000年從惠安縣劃出,單獨分立一個區。
區人民政府駐山腰街道。
東南瀕臨湄洲灣,南與惠安縣毗鄰,西南與洛江區相連,西北及北面同莆田市仙遊縣接壤。
規劃建設中的現代化石化港口城市,福建省石化工業的龍頭地區,其轄區內的天然良港-
蕭厝港係泉州新港,故取區名為「泉港區」。
山腰街道,由原山腰鄉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析置前黃鎮)和山腰鹽場組建。
位於泉州市泉港區中心的山腰街,已經走過了很多個年頭,春去秋來,
雖然街道兩旁的建筑有些滄桑,但街上的繁華依舊,
作為泉港城區主要的商貿集散地,被當地人稱之山腰老街。
莊姓是山腰的大姓,
莊姓先祖來自永春,明朝初年到惠北,以飼鴨為生。
此後的百年間開荒墾田,利用近海灘涂資源發展海產養殖,尤其曬鹽業的出現,
使得山腰莊氏的發展如虎添翼。
清乾隆六十年(1795),突如其來的一場風潮改變了山腰曬鹽業的面貌。
當時鹽戶零散,沒有建築海堤,大面積田地(包括農田和鹽田)被沖毀。
農田被海水淹沒浸蝕,無法復耕,於是統統改作鹽埕。
圍海築堤建造鹽田工程浩大,非一般鹽戶能力財力所能及。
據載,山腰後樓的財主莊捷軒,曾聘請風水先生,勘定自家門前一大片淺海灘涂
乃是生財的風水寶地,有意將大片灘涂開發為鹽田。
趁乾隆六十年暴風雨沖毀田地之際,斥巨資築堤圍海,開鑿納潮渠。
又請專人傳授鹽埕建造經驗與曬鹽生產工藝。
此後,山腰鹽田初具規模,而山腰莊氏也開始人才輩出,
成為一時無兩的望族。
山腰莊氏古民居 由山腰莊氏十五世祖莊大勳、莊大東堂兄弟始建。
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二年(1786),由山腰莊氏十五世祖莊大勋、莊大東堂兄弟,
歷時三年建造而成。
由東座大厝、西座大厝、北座大厝及文武館组合而成,
總占地3292.6平方米。
三座大厝整体坐北朝南、布局嚴谨、錯落有序,
工藝精美,雄偉壮觀。
目前為泉州市境內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