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唐宋期間,涵江的萩蘆、梧塘、江口就已經形成了商業集鎮。

弘治《興化府志》稱:「涵頭市,長三里許,人家稠密,商賈魚鹽輻輳,為莆鬧市。」

唐代古驛道自福州南下,經福清嶺山邊折莆田邑境迎仙市(江口)後,

翻過燒灰山,下趨東田,過囊山、九峰,橫貫梧塘,而通至莆田縣城關。









 

明嘉靖年間,倭寇多次進犯興化,寧海鎮遭受到毀滅性的摧殘,從而一蹶不振。

由於明中期三江口港興起,莆田商業中心就從寧海鎮移往涵江。

一艘艘滿載桂圓、荔枝幹、食鹽、紅糖等土特產的「烏艚」船,從三江口港啟碇遠航,

而涵江新橋沿岸的內河港口一片繁忙景象。






 

清康熙六年(1667)涵江被闢為對外通商口岸,

和福州、廈門、泉州、三都澳列為福建五大港口。

清中後期,涵江商貿交易進一步擴大,涵江市面已形成二三百家商店集群,

湧現出蒼然陳家、頂鋪徐家、宮下呂家、霞徐黃家、延寧林家等「富甲一方」的巨賈。

清郭龍光在《詠涵江》一詩中,讚嘆「風光小吳越,財貨甲漳泉」。






 

清代後期,涵江的錢莊、當鋪、金銀店紛紛開設,

涵江雄踞全省沿海涵江、金峰、石碼、石獅「四大名鎮」之首。

光緒二十二年(1896)日本「紀攝丸」號輪船進入三江口港,

後外輪接踵而至,涵江成為閩中主要通商口岸。




民國初,涵江海運暢通,三江口港成為閩南貨物吞吐的重要海港之一,

興化商業一時大興。




 

位於涵江樓下街的「東方廿五坎」是「小上海」商貿發達的一處重要「遺蹟」。

這片現今所剩唯一體現涵江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繁華景象的商貿棧房貨艙遺存沿河而建,

上下兩層,25片紅磚拱孔騎樓,呈曲尺狀,站在一端,一眼望不到邊。






 

「東方廿五坎」是俗稱,其真正的地名叫「鏡鴻里」,

這是以這片棧房貨倉的主人陳鏡鴻命名的。

陳鏡鴻經營的豆餅業,是當時涵江商貿五大行業之首。

 








 

這一時期的支柱產業還有桂圓、紗布、京果和輪船。

這些具有商貿優勢的行業,還湧現出一批聲譽好的「老字號」,

陳鏡鴻的「通美商號」就是其中一家。

 







上世紀20年代,陳濟泉(號鏡鴻)三兄弟遷居涵江創業,以經營豆餅、洋油等

生意成為涵江一大首富。

當年還有道「鏡鴻里」石碑立在「東方廿五坎」坎出口處,

碑上落款是清代御史莆田人江春霖。

 



 

「東方廿五坎」的建設帶動了前林一帶的繁華,

此處棧房之大、貨物容量之多

堪稱涵江第一 ……….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