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是以臺灣、中國東南沿海為中心、擴及東亞(琉球、日本)及新加坡等

東南亞地區沿海一帶[2]的海神信仰,媽祖又稱尊稱為天上聖母 、天后、天妃、

天妃娘娘、湄洲娘媽、媽祖婆等



媽祖影響力由福建莆田湄洲島傳播,歷經千年,

對東亞海洋文化及南中國海產生重大影響,

稱之為媽祖文化。







媽祖姓林,歷史相傳出生於宋太祖建隆元年(或曰五代末年)福建路泉州府莆田縣

湄洲島東螺村(宋太宗年間,莆田改編入興化軍),民間傳說媽祖「出生時不啼哭」,

因而取名為「默」



媽祖卒生年與家世,史料中有記載:

(明)張燮《東西洋考》「天妃世居莆之湄洲嶼,五代閩王林愿之第六女,母王氏。

妃生於宋建隆元年(960)三月二十三日。始生而變紫,有祥光,異香。

幼時有異能、通悟秘法,預談休咎無不奇中。

雍熙四年(987年)九月九日升化。




自北宋開始神格化,被稱為媽祖(興化人對女性祖先的尊稱),並受人建廟膜拜,

復經宋高宗封為靈惠夫人(或作靈慧夫人),成為朝廷承認的神祇,

並在元代忽必烈大汗時,被封為「天妃」,清康熙皇帝再加封至「天后」。





湄洲媽祖原始小廟(神女祠)位於祖廟寢殿後方,

是世界上最早的媽祖廟。

天聖年間(1023)開始擴建,此時的祖廟已初具規模。









 

元朝時,媽祖祖廟得到進一步的擴建。

在明朝時,媽祖祖廟又得到進—步擴展。

洪武七年(1274)泉州街指揮周坐主持重建寢殿、香亭、鼓樓、山門。














永樂初年(1403),鄭和下西洋時,因媽祖庇佑有功,奉旨遣官修整祠廟。

宣德六年(1431)鄭和最後一次下西洋之前,親自與地方官員備辦木石,

再次修整祖廟。








 

清朝康熙二十年(1681)遷界令撤銷後重修。

康熙二十二年(1683)福建總督姚啟聖重建鐘鼓樓和山門,

又把朝天閣改為正殿,後因姚啟聖封為太子太保、兵部尚書,

所以人們也稱正殿「太子太保殿」、「太子公殿」,後簡稱為「太子殿」。







康熙二十三年(1684)靖海侯施琅增建梳妝樓、朝天閣、佛殿、僧房,

按石祖廟又建中殿、觀音亭、土地廟等,當時有五組建築群,殿堂樓閣十六座,

客房齋堂等建築九十九間,規模宏大。






 

湄洲祖廟惜已於文化大革命期間全毀。

1980年代以來,海內外信徒捐資對湄洲祖廟進行重建,

臺灣信徒捐獻為最多,








現有建築基本都是

文革後所重建的廟貌………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