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別名莆仙,因宋太平興國四年(979)莆仙作為一個行政區域出現而得名。

別名荔城,因古時盛種荔枝而得名。又稱興化,因宋太平興國五年(980)置興化軍,

轄莆田、仙遊、興化三縣而得名。





還稱莆陽,因北面是眾多的群山,莆仙平原位于山的南面而得名。

又有興安之稱,因宋景炎二年(1277)興化軍城失而復得,

端宗詔興化軍為興安州而得名。




莆田歷史上曾是人文薈萃之地。

西晉末年,中原戰亂,中原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文化隨著衣冠南渡,

大批南下的漢人進入閩地,莆田亦是閩中一縣,亦也算在八姓入閩之中

 






到了南朝陳光大二年(568),莆田始立縣。

隋開皇九年(589),置廢莆田縣。

唐武德五年(622),析南安縣地再置莆田縣,屬豐州(今泉州)

 






 

 

 

唐聖歷二年(699),析莆田縣西部置清源縣,莆田、清源2縣屬武榮州(後改泉州)

唐天寶元年(742),改泉州為清源郡,而清源縣改為仙遊縣,莆田、仙遊2縣屬清源郡。

之後清源郡又改為泉州、清源軍、平海軍,莆田、仙遊2縣亦屬之。

 


北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宋太宗詔以莆田、仙遊、永福(今永泰)、福清四縣

之部分屬地置興化縣,並在其地建太平軍。

太平興國五年,改太平軍為興化軍,

劃出平海軍(今泉州市)的莆田、仙遊2縣歸興化軍管轄,

興化軍直屬兩浙西南路,與建州、福州、泉州、漳州、汀州、南劍州、邵武軍合稱為八閩

轄地基本上與今莆田市相同。


太平興國八年,軍治遷至莆田縣城。

明洪武二年(1369),興化路改稱興化府,轄莆田、仙遊、興化3縣不變。

清沿明製,興化府建製不變,仍轄莆田、仙遊兩縣。


莆田自古是福建中部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素有「海濱鄒魯」、「文獻名邦」之譽。

莆田的夜也還算熱絡…….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