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峰林家第三代林甲寅從原先大里杙(今大里區)移居阿罩霧(霧峰),

重新展開經營。其後代以林奠國、林定邦為中心分為兩支,林奠國後代被稱為「頂厝」,

林定邦後代則為「下厝」。





林家發展初期主要由下厝系發揮其影響力,家族以軍功發跡;

後期則頂厝系抬頭,以藝文、社會運動知名。










清咸豐四年(1854),小刀會黨大鬧臺北地區,北路協副將曾玉明認為

林文察是位勇士,便保釋出獄,命他回鄉號召鄉勇隨征,

從此林文察便轉戰沙場,履建奇功。

尤其是對太平天國之戰,他帶著同鄉弟子,咸豐九年(1859)剿建陽;








咸豐十年(1860)平建寧、汀州之亂;咸豐十一年(1861)奉詔援浙;

同治元年(1863)勇取處州等,終於在同治二年(1863)夏六月,獲福建陸路提督功名,

其弟林文明隨軍征戰,也官拜副將。






由於抗清領袖均係林家族敵,因此亂事漸平後,其他大族沒落,

戴潮春事件時林文察收購或佔有大量房屋土地,使田產倍增,

並因平定戴潮春事件有功,得清廷賞賜全福建省(包含台灣)的樟腦專賣權,

林家蛻變為中部第一大家族。








林文察之後在中國與太平軍作戰而陣亡後,林文明繼任為族長,

林文明利用處理戴潮春事件叛軍財產的機會,再次大力擴充家業。

得罪公家與民家,屢遭訴訟,最後被專員凌定國當庭斬殺。

林文明時年38歲。

林文明(18331870)字利卿,林定邦次子,林文察之弟。

林紹堂即林朝選,為林文明之子,林幼春之父。

林幼春,本名資修,字南強,晚號老秋。父親林朝選,曾經是廣東候補知縣;

林痴仙是他的叔叔,是一名詩人,幼春與他感情甚篤,寫詩文方面常相伴行;

林獻堂是他的堂叔,但小幼春一歲,是台灣近代民族運動的要角。






林幼春自幼聰明好學,博覽群書;先後從林克宏、王君右讀經史,迨廣東三水梁鈍庵

來台,為棟軍掌記室,幼春師事之於是詩文大進。

因此,在日治時期與胡南溟、連雅堂鼎足而三,

於台灣詩壇奉為一代泰斗。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