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路、香港路就是「漳州古城」景區的核心區域。
區域內主要由坊巷、重要街道、文保單位、文物點、歷史建築及古樹構成。
其中坊巷和重要街道,具體為:台灣路、香港路、芳華橫路、始興北路、青年路、
延北南路北段、修文西路、龍眼營路等八路街道及石羅巷、龍眼營一巷、華南小巷、漳南道巷、
香港路小巷、香港路一巷、香港路二巷、香港路三巷、香港路四巷等九條巷子。
在台灣路、香港路歷史文化街區內,共有漳州石牌坊、漳州文廟2處全國重點文保單位,
七星池、侍王府、府衙舊址、嘉濟廟碑、博愛碑、王升祠6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還有楊騷故居、天益壽、中山公園紀念亭、半邊石牌坊等6處文物。
漳州石牌坊位於漳州市薌城區香港路(雙門頂)和新華東路(岳口街),共有四座石牌坊,
1996年被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雙門頂兩座石牌坊為「尚書、探花」坊和「三世宰貳、兩京敭歷」坊,
均為南北向,建於明萬曆年間,兩坊間相距28.5米。
尚書探花坊為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為嘉靖年間探花、曾任南京禮部尚書林士章而立。
三世宰貳兩京敭歷坊則為萬曆四十七年(1619)為南京吏部右侍郎蔣孟育及其父親、祖父而立,
坊寬8.09米,高11米。
按 : 蔣孟育(1558-1619) 字道力,號恬庵,明代同安縣澳頭人, 后遷居金門。
萬曆十六七年(1588—1589)聯第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后歷任國子監祭酒、南吏部侍郎等職。
他為官廉潔,始終如一,百姓因他的「清節」對他十分尊重,而他也保持著這一美名直到終年。
卒后,朝廷贈與尚書銜,謐「文介」,祀鄉賢。
著有《恬庵遺稿》、《台閣文憲選粹》等。
據查資料,澳頭蔣姓來自晉江縣福全,始祖 蔣旺 系河北省鳳伯府壽州縣延壽鄉人(祖籍安微),
元至甲午14年(1354)與梁縣週、李二總管歸附朱元璋軍隊,轉戰沙場,攻無不克,屢建功勳,
於明洪武十七年(1384),授福建建寧府衛前所百戶,後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升任正千戶
進駐福建永寧衛(今晉江市金井鎮福全村),世襲相傳,定居福全,以為開基子孫分傳。
蔣旺有子三:政、忠、信。蔣政生四子:勇、義、雄、銘。
蔣政三子蔣雄,字永錫,為澳頭開基祖。
據澳頭《蔣氏族譜》載;
廈門翔安(原同安)澳頭村福全派下之蔣旺後裔,由澳頭遷徒金門西山前社。
蔣孟育應屬金門西山前蔣氏之後。
《金門志》卷十《人物志》二《蔣孟育傳》曰:
蔣孟育,字道力,號恬庵;浦邊人。入龍溪庠,萬曆戊子舉人,己丑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以終養歸。起補,歷國子監祭酒、南南吏部侍郎。古心謙德,無貴態;操守廉潔,始終如一。
在吏部時,其子履決,不能補,相視笑曰:「吾父子何貧也。」
終以清節著。卒,贈尚書,賜祭葬,諡「文介」,祀鄉賢。
所著有《臺閣文獻選粹》等書若干卷。
蔣孟育萬曆十七年己丑(1589)金榜題名,《龍溪縣志》說他是龍溪人。
張燮〈通議大夫南京吏部右侍郎蔣公行狀〉一文明確說蔣氏「其先為同安之浯洲人」,
故認定蔣孟育為金門籍無疑。
然據考證,蔣孟育之父嘉靖間移居龍溪,以《毛詩》教授諸生,孟育當出生於此地。
蔣孟育之父早年離開金門,蔣孟育也不是出生在金門。
漳州市區內的這座牌坊係明崇禎四年(1631),即蔣孟育卒後十二年所立。
蔣孟育萬曆三十二年(1604)為會試分考官、三十四年(1606)為浙江鄉試主考官,
這座牌坊為蔣孟育的門生故吏所立,門生故吏都是當時遊宦於福建會城、泉漳和莆田地方官員,
包括龍溪縣知縣徐耀、同安縣知縣曹履泰等。
學者對建此座牌坊的蔣孟育門生故吏作了一一考證,
蔣孟育在內陸培養了不少人材,由此可見………
「三世宰貳、兩京敭歷」坊說是為明萬曆四十七年南京吏部右侍郎蔣孟育,
及其父蔣玉山、祖父蔣相而立。
然文獻中,
對於其父及祖父並無太多著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