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北仔店、大竹圍等聚落目前已改名為光文里與坐駕里。
該地自代即以陳為大姓……..
善化北仔店陳姓望族發源於鄭成功部將陳起龍的入墾。
史冊紀載 :
明永曆十五年十二月鄭成功自領兵馬,經陸路越大目降( 新化 ) , 向北至新港、目加溜灣巡視。
查勘目加溜灣後,感其土沃膏腴,遂師寓兵於農之法,屯田養士。……….諸將遂各領兵馬前去開墾。
大新營,小新營,坐駕,右先方,瓦窯,糖廓皆屬目加溜灣社之內 。
前述之大小新營、右先方者皆為成功麾下部將屯田養兵處。
其他瓦窯、糖廓,乃後來陳永華召請福建一些善造瓦者,在此造瓦 ;
能製糖者,於此製糖而成其部落。
清康熙二十三年 (1684) 滿清治臺,由福建漳、泉州到此日盛。
漢人部落自新社:瓦窯發達,建築大興,樓臺櫛比,改稱灣裡社。
……….. 嗣後社內新社街日漸衰微,而頂街頭、魚仔市代之大繁昌,改稱灣裡街。
清中葉臺南知府蔣公子到此,令築四城門,遂成一鞏固市鎮之觀。
1720年起,城外糖廓林立,土瓏間設立 , 油車三張,有發財百萬者,如蕭、蔣、林三家 ;
有經營糖廓至富千餘甲者,有小新營李淵波、北仔店陳圭角、三舍林天恩,
實為是發展極盛之期……..
陳子鏞 (1855- 1900 ) 號鳴鏘,乳名「博仔」,世稱「陳仔博」或「博舍」,
係陳起龍後裔陳光震長子。
光緒 21 年( 1895 )日軍攻臺時,臺灣士紳成立臺灣民主國,
擁巡撫唐景崧為大總統,劉永福將軍防禦守臺南,劉永福舉陳子鏞為「糧台」,
負責籌募軍餉,編練義軍,陳子鏞捐款白 銀 40 萬兩。
同年 6 月 3 日 , 日軍攻陷基隆,不久直入臺北,唐景崧潛逃回大陸,
日軍南下攻至曾文溪北岸,取包圍臺南之態勢,劉永福知大勢已去,亦潛逃回廈門。
日本攻臺最後一戰,是由陳子鏞領導的「善化潭浦之役」,陳子鏞兵敗後奉母命潛逃廈門。
後經其弟陳鴻鳴多次勸說,臺南的大廈已被日人佔用,遂遷回善化北仔店居住,
但常遭日警監視,飲恨而終,享年 54 歲,死後葬於善化苓仔林埔。
據相良吉哉《台南州祠廟名鑒》記載,
北仔店清水宮興建於光緒十五年(1889)。
據楊協永清水宮沿革記載,本廟原稱為祖師公厝。日治時期昭和十一年(1936)廟宇遭到拆除,
後移至陳家奉祀,1955年,大地震過後陳姓遷離此地。而後又移祀黃家大廳。
1969年,吳萬泉捐地改建公厝,取名清水宮。
據說此廟中的祖師,亦是由陳寶壽自安溪移來 ……….
北仔店北郊有一古墓,從其建置的規模及工法可知其年代久遠,
可惜墓碑已不存。
不知是已遷葬,抑或是其他什麼理由 ?
從其周邊數座陳姓新墳環伺的情況推測,
此墓主人應該也是金浦陳姓一派。
從其規模研判,應為大人物………..
會是部將陳起龍的墓塋嗎 ?
抑或是陳子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