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港發展於明朝天啟年間,《台灣外記》記載 : 天啟四年(1624),顏思齊與鄭芝龍率
手下二十多名兄弟從平戶亡命到笨港上岸,在笨港登陸,開始紮營設寨,開墾屯田,建立十寨,
笨港在漢人的開發史上正式展開。
因移民需由笨港登陸,再往內陸開荒拓墾,許多生活用品、農具,都必須在此採購,
內陸的農產品、原住民的鹿皮,亦在此地交易,船隻往來,故甚至有廟宇建材壓艙石,
因此笨港街是日漸繁榮,成為台灣中南部對外門戶,
由於笨港人口漸多,地位漸形重要,清廷特別調撥台灣水師營駐守。
《諸羅縣誌》記載「笨港地方廣闊,內港紆迴,為縣治以北扼要之地,添兵八十名,哨船一隻」。
《重修台灣府誌》記載「笨港汛,以歸陸路,已千總一員,帶兵一百五十名,分防笨港」。
清康熙時期,笨港不僅是對外貿易的港口,也是盛極一時大市鎮。
《諸羅縣誌》記載:「商賈聚集,台屬近海市鎮,此為最大」。
北港溪一如臺灣其他溪河,非潦即旱;加上河道日益淤淺,離海愈遠,
至日治時期,海關撤站始喪失貿易功能。但仍為農產品集散中心,
日治時期糖廠的設立對北港近百年來的經濟亦帶來不少助益,
北港媽祖信仰經過三百年來的廣泛流傳更使北港成為遠近馳名的小鎮。
行政區劃方面,日治時期,北港鎮範圍原屬斗六廳(後嘉義廳)的大槺榔東頂堡,
1920年成立北港街,屬北港郡,大抵現今的北港鎮區範圍。
樹仔腳莊簡稱樹仔腳,今為樹腳里,為墾拓者築屋於樹下而得名,
昔含有大庄,頂庄、中庄。北港第二公墓即在樹腳里轄區之內…….
墓區內埋葬著許多北港大人物。
高標榮墓園前的門柱上標明著北港高振興內的字樣,
由此推敲,應與經營北港振興戲院的家族有關吧 ?
據查振興戲院確為高姓人家所建。
朝天宮廟前中山路尾的振興戲院,興建於民國43年,巴洛克式建築別具風格,
當時電影是民眾最主要的娛樂,每天人山人海,繁華一時,
後來電視逐漸普遍,振興戲院不得已於59年結束營業。
朝天宮前的「日興堂」,騎樓下圍著一群媽媽們正在製作蔴荖,
一根根充滿油香的米果快速在麥芽糖漿中滾動,又一根根跌進爆好的黑糯米花裡,
或一片片南瓜子海中,或是白花花的杏仁堆,就完成口味各異的蔴荖。
以鹿港為源頭的日興堂,古早味的漢餅特別多,店裡隨時都在烤餅,
有咖哩、冬瓜肉、肉餅、鳳片桃、椪餅,以及一塊3斤重的狀元餅,裡面夾著蛋黃、
滷肉、核桃、肉鬆、豆沙等鹹甜好料,
將傳統喜餅,轉化成一種北港的特產。
這來自於鹿港的日興行,
原經營者據說也是高姓,不知兩者之間是否有關連 ?
墓碑上永寧的燈號,
說明其先人來自於石獅永寧。
外高村又名高厝,亦稱霽江。位于永寧南1.3公里,西與梅林、東與浯沙為鄰。
明朝,該地原為張氏聚居。明代中葉,高氏插居于此。後高氏人口蕃衍迅速,张氏反而日漸稀微,
最後剩下少数人丁,外徙他鄉。從此,濱海之地成了高氏所據。
而寨下也因寨仔的頹毁漸被人遗忘,倒是以高氏聚居地稱之為高厝,被居民普遍接受。
後来,為拓展生计,村中部分人遷入永寧城内居住。
為有所區别,因而將城外之高厝
稱之為外高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