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二十九年纂修之臺灣府志記載:
「笨港街,港分南北,中隔一溪,曰南街,曰北街。」
嘉慶八年(1803)再度山洪,南北街均浸水,富戶在北街之北方新建「新街」(今華勝路) 移住,
咸豐七年又水患,新街浸水,新街之泉州人又移住原北街。
由於水患,新街、北街輪流移住,促進新街、北街之發達,而連成一氣,
竟成為現在之北港市街。
北港舊稱「笨港」,曾與鹿港及台南並稱台灣三大城市,
當時的「朝天宮」前的中路上,聚集眾多商家攤販,店面一間間開張,有限的繁華街道上,
為了爭取謀生之地,形成前後狹長的「蜈蚣厝」,現今依舊屹立於熱鬧的中山路上:
面對中山路的前門用於生意買賣,而位於老街的後門則多為屋舍的起居入口。
笨港在17世紀荷蘭人所描繪的地圖中,稱為「Ponkan」。因為當時常有平埔族出沒其地,
另有一說,認為Ponkan乃是平埔族語,隨後閩粵移民來此,漢人遂把這一河口港稱為笨港,
其位置約在今新港南壇水月庵與北港碧水寺之間。
笨港出現於清文獻,始自康熙24年(1685年)《台灣府志》記載
「一曰山疊溪,源流有三,至笨港入於海」。
該地原為洪雅族貓兒干社棲地,漢人移入始於明朝天啟年間漳州人顏思齊登陸築寨,
之後鄭芝龍招閩籍墾戶拓墾,陳衷紀、許友儀、林天生等漳泉墾首跟進,陳立勳建笨港街,
清雍正之前港市可說是盛極一時…….
商業上,笨港因依畔笨港溪而興起,
康熙年諸羅縣志即記稱:「笨港街、臺屬街市,此為最大」,
乾隆年府志更記稱:「笨港街、俗稱小臺灣。」,
除此之外也有「一府二笨」之說。
北港鎮朝天宮廟前中山路尾的振興戲院,興建於民國43年,巴洛克式建築別具風格,
當時電影是民眾最主要的娛樂,每天人山人海,繁華一時,後來電視逐漸普遍,
振興戲院於民國59年結束營業。
9年前北港日興堂餅鋪負責人郭獻玉買下振興戲院重新整修,保留原有的挑高空間,
打造成藝文展演空間,成為北港地區藝文據點。
蔡深河畢業於台北帝大醫學部(台大醫學院前身),在帝大附屬醫院第三內科服務時,
師承名醫澤田藤一郎及佐藤八郎,後來感念故鄉的貧困與匱乏,他決心要在台灣西部這片醫療的荒漠上,
開闢他的沙漠綠洲,因此放棄在大都市發展的機會,回到北港家鄉行醫,創立諸元內科醫院。
曾在醫療資源貧瘠的五、六十年代,憑著精湛的醫術成功治療三千多例肝膽膿瘍病人,名聞全世界;
過世前,他如同往常在小鎮診所內看病,還常應各醫學院之邀前往演講,一生可說是徹底奉獻、鞠躬盡瘁,
是老一輩醫師醫德、醫術兼備的典範。
北港共和街及安和街一帶,舊稱蕃簽市,乾隆、道光年間曾熱鬧一時。
郊商顏謙源在此經營「謙源號」,把壓船的酒甕砌築成獨特的「甕牆」。
新興街蔡宅建於清光緒末年,是北港街長蔡然標宅邸。
沿著朝天宮前中山路與安和街(暗街仔)口為起點,
巷內有早年名人蔡培火、蔡然標故居、甕牆、德義堂舊址、南管集雅軒館、
百年古井、榻榻米店、七王爺廟、吳登興龍鳳獅、振興戲院等。
笨港「復興客棧」是全台僅存的最古老旅社,由蔡不然所創立。
據考據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目前還是由蔡姓家族經營,店名稱「蔡復興」。
客棧在當時叫做「販仔間」,意思是供「販仔」(即生意人)落腳休息的處所。
蔡不然年輕時結交不少朋友,為人仗義直言,生性慷慨,人稱「販仔間教」。
復興客棧是一棟二樓三間寬的建築物,全為穿斗式的木構造,
大廳亭仔腳深八尺,大廳兼作門廳功能。
門廳分內外,外廳是櫃臺及帳房,內廳設龕。其後屏頂下桌,除了供奉自家祖先及神明,
也供香客住宿時寄放神明及香旗。
建築物的構造仍保存良好,並有部分雕飾,
是一棟難得的傳統式樓房的建築…….
靠近義民街北側北港戲院周遭,
以及大同路上,
也都保存了一些街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