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漁港,位於頭城鎮大溪里,面臨龜山島,分舊、新港,
各稱為大溪第一漁港、大溪第二漁港。
大溪,只是濱海的小聚落,但地名已有二百年歷史。
清道光元年(1821),姚瑩從台南前往噶瑪蘭出任通判,將旅途見聞, 寫成《臺北道里記》一文,
即提到大溪這個地方。
姚瑩越過草嶺,抵達大里簡(大里)後,接著寫道:
「自此以下,皆東面海,為蘭北境。沿海南行十里,蕃薯寮。
七里,大溪。五里,硬枋,皆有隘,設丁防護生番。」
大溪的地名,則是因為大溪川這條河流。
大溪川是當年入蘭之後,所遇到的第一條大河川,因此位於河口的聚落就被為「大溪」。
清代早期在此設有民壯寮,以保護行旅安全。
後來治安漸寧,隘寮撤除,形成民居聚落,設有大溪庄。
舊港建立於1934年。
1938年5月19日,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所屬宜蘭旅行社俱樂部募集龜山島遊覽團,
從此港赴龜山島觀光,除船長、船員兩人還有二十七名旅客,中途翻船,唯四人得救。
當年在現在的大溪漁港景觀公園(鄰近新港)立「龜山島遊覽遭難者之招魂碑」,
因位於軍方哨所而曾雜草叢生、遺忘多年。
1953年經漁業局洽請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撥款補助,
先後修建碼頭198公尺,防波堤125公尺,泊地2,700平方公尺 ,曳船道一處,可供小型漁船停泊之用。
外廓防波堤曾因颱風多次毀損,均僅修復。
因腹地有限無法擴建,僅供小型漁船及動力舢舨停靠。
新港位於舊港北面500公尺之處。
自1970年4月開工至1971年9月闢建完成,計有泊地7,350平方公尺,防波堤145公尺,碼頭205公尺,
可供中小型漁船數十艘使用。
1973年增建南突堤35公尺,北突堤25公尺,以便利漁船避風靠泊。
因該地漁業發展迅速,漁船增多而泊地不敷使用,省政府再於1974年度編列台幣1450萬元於
現有泊地南面擴建內泊地6,500平方公尺,增建碼頭337.5公尺,南防波堤122公尺,
並於1975年度興建臨港道路186公尺,護坡92公尺,及照明設備等。
大溪漁港為頭城鎮最主要的漁港,並有漁市場,市場交易熱絡,
假日更成為觀光客流連駐足之地。
路過此處,不是為了採買魚貨,
只為了漁港的夕陽餘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