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宋元刺桐港鼎盛時,安海港通天下商船,賈胡與居民互市,成為十分興隆的刺桐南港。
當地居民也形成了至今仍存的經商傳統。
明.《安海志》載:
宋元於今,商則襟帶江湖,足跡遍天下,
南海明珠,越裳翡翠,無所不有,文身之地,雕題之國,無所不到。
新編《安海志》曰:
宋代的安海東有舊市,西有新市,因競利而後設鎮,市曰安海市,鎮曰安海鎮。
今市散處直街曲巷,無非貿易之店肆,約有千余座,蓋四方射利者所必趨,隨處成交。
巨量貨物的集散促進濱海陸上交通運輸迅速發展。
海港東畔的安海,當時還是從東北向西南走向的半島,陸路只有北面經曹店至五陵通州治的車馬大道,
與南北大官道的連接則專靠舟渡。
那時,安平渡方舟而濟者日千萬計,但船交水中,時有不測,大為民患。
為此,紹興二十一年(1151)建造竣工安平橋,橫跨于安海、水頭海灣,長達五華里,
號稱天下第一長石橋,成為晉南交通要衝。
安平橋竣工後三十一年(1182),又于安平橋北面約三華里建造鎮安橋,
與安平橋並列于同段海港。
故又有安平渡架兩安平之謂………….
位於安平橋這一端的水頭,
也因為地處交通要衢之上,商貿跟著興盛起來。
水頭鎮上有一座獨立的圓形小丘,謂之為奎壁山;
山腳下的聚落就稱之為山前村。
山前村鄰近新興開發區,跟旁邊的高樓大廈形成極大的反差;
不知道是否會在不久的將來,也被都市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