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水社區是靈源街道最大的社區,也是晉江市著名僑鄉之一,
位於靈源街道西南部,因靈源山溪澗之山水繞村而過得名「靈水」。
據不完全統計,靈水前鄉就有古民居建築114棟,其中完整的有76棟;
靈水後鄉有古民居建築93棟,其中完整的71棟。
除此之外,社區中還保存了相當數量的文物遺蹟。
靈水社區中時間較早的古民居是「三朝御史」的祖宅,是建於明嘉靖年間的進士吳從憲的故居。
如今,故居的門廊、石雕還彰顯著吳家人的榮耀。
而因規模大、建築精美成為村中地標,被簡稱為「三落」的古厝群是清光緒年間建成的,
房子的主人吳河水是出身靈水的著名商賈。
靈源山高三百零五米,唐代稱「太平山」。
據說是因山頂高且平而得名,又以其山形如飛鵬稱為「大鵬山」。
宋時,因見山中「時涌靈源」而稱「靈源山」。
宋嘉佑元年( 1056),御史吳中復、吳中純昆仲隱居並終老於此,為此又稱為「吳明山」。
明嘉靖時,晉江人黃伯善在《紫雲室募緣功德碑》中稱「地跨南洲之勝,峰若鵬博」。
泉州市佛教協會寶心禪師曾撰書一聯「紫嶺吳山千壑秀,太平雲谷七墩奇」,
概括了靈源山的諸多別稱,描繪了山巒谷壑的奇秀。
靈源山中有步雲關、望江石、石境道人之塔、紫雲室、靈泉井、七星墩、
公婆石、獅仔石、靈壺天等勝跡。
其中,「靈壺天」三個娟秀的楷書大字刻於村西一狀如酒壺的巨岩上,
下有溪澗潺潺,是出身靈水的工部尚書、太子太傅吳淳夫於萬曆四十七年間所題。
靈水是一個以吳姓為主的聚落……..
按 : 靈水吳氏是季札之後,元末有吳懶翁者,遷來晉江五都靈水鄉居住,
于明代繁衍成為當地大姓。
靈水包括前鄉、後鄉、曾林,加溜、田厝五個自然村,計有吳姓千余人。
又歷來隨著族人仕宦、經商,遷徙傳衍廣東、廣西、湖南、湖北、江西、四川、浙江、
安徽,福建省內福州、泉州、漳州、南安及晉江本市東埔、庵上等村。
僑居海外的遍及東南亞、美國、加拿大,以僑居印尼者最多。
今海內外傳裔已達數萬人。
靈水前鄉和後鄉,遍布著207棟明清以來的古建築,其中完整保存的有近150座,
主要有閩南「皇宮起」的古式大厝、中西合璧的華僑番仔樓,和具有海洋風情的石構民居等三種形式,
代表著晉江從明清以來不同時期的建築風格。
有裝修華麗的祖厝宗祠,有宗教色彩濃厚的宮觀寺廟,
也有昔日名人的故居,更有保持中原傳統和閩南特色的古民居,
種類豐富,底蘊深厚。
作為晉江打造第二個「五店市」的積極嘗試,
目前靈水古村落保護項目正在進行控制性詳細規劃設計,
有望在不久後完成,
計劃在近期對外開放。
匆匆一瞥,無暇細探……….
日後有機會當再造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