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正成(1294-1336 ) 源出於河內國石川郡赤坂村橘氏,幼名多聞丸,明治時期起尊稱大楠公,
為鎌倉幕府末期到南北朝時期著名之武將。
楠木正成一生竭力效忠後醍醐天皇,在湊川之戰陣歿。
後世以其為忠臣與軍人之典範,被視為武神。原官位正五位,1880年追贈正一位。
與戰國末年的真田信繁、源平合戰的源義經並列三大末代英雄。
根據江戶時代學者賴山陽在日本外史的推測,楠木正成在永仁二年(1294)出生。
早年的生活記載甚少。
元弘元年(1331)後醍醐天皇密謀剷除鎌倉幕府,不料計劃敗露,後醍醐天皇遂喬扮女裝帶著三神器逃出京都,
號召各地豪強起兵勤王,開啟元弘之亂的序幕。楠木正成在下赤坂城起兵響應。
雖然後醍醐天皇很快兵敗,被流放至隱岐島,楠木正成與護良親王仍展開抗戰。
楠木正成死守千早城,利用游擊戰與幕府軍交鋒,成功擊退對手(千早城之戰)。
1333年,後醍醐自隱岐島脫逃,幕府大將足利尊氏陣前倒戈。
新田義貞亦乘機起兵關東,滅亡鎌倉幕府。
當後醍醐天皇實行建武新政時,楠木正成出任記錄所寄人、雜訴決斷所奉行人以及河內、和泉守護。
在建武新政期間,楠木正成獲得天皇信任。
建武二年(1335),足利尊氏反叛朝廷,楠木正成與新田義貞起兵討伐,新田義貞在箱根竹之下戰敗。
但是不久之後,在北畠顯家的支援下,楠木正成奇蹟般地擊破足利大軍,守住京都。
1336年,足利尊氏在九州重整旗鼓,再次以大軍進逼京都。楠木正成建議遷都但被後醍醐天皇否決。
天皇命楠木正成聽從新田義貞的指揮迎戰足利軍。
楠木正成明知此戰必敗但仍捨命出戰,率領少數親兵在湊川之戰中迎擊足利直義大軍,
戰敗之際留下遺言「我願意七次轉世報效國家」(七生報國),
與其弟楠木正季互刺而死。
江戶時代,在水戶藩主德川光圀的影響下,
楠木正成成為忠臣的典範。
明治維新之後,明治天皇為表彰楠木正成忠貞報國、捍衛皇室的功勞,特地在楠木正成戰死地
湊川建立湊川神社以奉祀殉難的楠木正成及楠木一族,
並在東京皇居廣場前樹立楠木正成的銅像。
神戶的湊川神社即由此而來………..
神社的左前有一墓地,域內有楠木正成之墓碑,
是當中最珍貴的文物。
( PS : 楠木正成的墓並不在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