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初年(1736) 以後陸續有移民由南靖厝越過大嵙崁溪到隆恩埔開墾,三角湧漸成開墾中心。
乾隆八年(1743) 官方於本地設龍恩租館。乾隆十年(1745) 莊民開挖龍恩陂(劉厝埔圳) 灌溉隆恩莊、劉厝埔、麥子園等農地。
乾隆十二年(1747)張敦仁召集墾丁、莊民倡修三角湧經鶯歌石至桃仔園的道路。
乾隆十七年(1752) 安溪人李國開,選擇在三角湧溪旁的公館尾一帶開墾。
乾隆二十年(1755) 安溪人董日旭隨後也來開拓本地,遍及三角湧、公館尾、公館後、礁溪、八張、中埔等地。
乾隆二十一年(1756) 陳金定、李朝盛、董張三人倡議建造三角湧至柑園的道路,乾隆二十四年由陳金定、廖張江等續築
大嵙崁經缺仔莊、中莊、橋仔頭之道路延伸至三角湧。
在經過漫長的時間打拚後,此時三角湧的人口已初具規模,日漸繁榮。
泉州人、漳州人、客家人都有移民,其中以泉州人最多,特別是安溪縣人。
乾隆三十二年(1767)三角湧、石頭溪、海山口、鶯歌石、中莊、二甲九、橋仔頭等地安溪人倡議興建三峽長福巖(清水祖師廟),
供奉烏面祖師(祖師公),三角湧因地理位置適中,成為建廟所在地。
乾隆三十四年(1769)長福巖正式落成,至此成為三峽安溪人的信仰中心。
光緒二十一年( 1895年 )日本乙未據台,反抗軍於隆恩埔、分水崙襲擊日軍,造成慘重傷亡。
日軍因此而焚街報復……….
1916,三角湧支廳長達協良太郎倡「市區改正」,以都市公共衛生及道路交通改善著手,
大正九年 (1920) 現存的街屋建築大致完工。
三峽老街是以民權街、和平街、仁愛街和中山路保存最久且最完善。
民權街(原名三角湧街),長約二百公尺,融合不同年代的建築風格,如巴洛克、希臘式、日式家紋等,
曾是台灣現存最完整的老街道。
老街的紅磚拱廊樑、柱、匾額、女兒牆、牌樓上的收頭圖像都頗具特色。
在這可看見往日風情的商店街林立,有染坊、製材所、茶行及著的三角湧米粉店,
佇足其間,不禁令人懷念起往日時光。
隨著經濟中心的移轉,三峽不再是貿易繁盛之地,這溪流淙淙匯聚之處,
仿若是時光長河,歷經無盡變化。
在微雨中的清晨走訪老街,
感受不同的舊街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