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廟最早有個名字,叫小香洋仔,這是早在西拉雅族時期的社名。
至於「關廟」的由來,則是見証漢人進墾的歷程,也因為漢人的信仰力量使然,
久而久之,小香洋成了關帝廟,再經演變而成了今日的「關廟」。
關廟原為新港社西拉雅族的所在地,因為位在三老爺溪上畔,可溯溪直流而入,故開發甚早,
至少在明鄭時期,先民隨鄭成功渡台時便入境開墾了,直至康熙中葉,約關廟帝廟街區南端一公里左右,
拓墾形成部落,到了康熙末葉(1712)年前後,才發展成一個熱鬧的街市,稱舊社街。
由於漢人進駐舊社街,西拉雅族只好東退,到現龍崎境內。
漢人因奉祀關帝爺,來這兒開墾,為了保平安,相傳於康熙五十七年間便照例興建了一間關帝廟,稱「山西堂」;
嘉慶年間( 1796-1820 間),熱鬧的「舊社街」發生了漳泉居民械鬥,由於漳人較少,於是決定退出,遷離舊社街,
另設「山西堂」古廟宇,另外設立新市街,也就是後來的「關帝廟街」。
由於附近居民信仰虔誠,庄頭、甚至整個鄉里取名時都以山西、關帝廟來命名,
如山西堂的所在地,現叫「山西村」,同時因為離關帝廟很近,漳人也就將新設市街稱為「關帝廟街」。
就這樣,關帝廟的信仰一代代相傳,至今不變,關帝廟街逐漸變成關廟鄉,
從清朝時設「街」,日治時期設「關廟庄」,到了光復後,才正式改為「關廟鄉」。
關廟的發跡也和地理位置脫離不了關係,由於靠近山區,關廟順理成章也成山產的集散中心,
因此過去一度相當繁榮,不過除了山西村及關廟村的地名來源和宗教信仰有關之外,其他村落名字則和大多數村落一樣,
和先民關墾情況、地理位置等有關,
如「二甲九」,與先民拓墾之土地面積有關;「埤仔頭」則是先民開拓當時的「灌溉源頭」;
「深坑仔」是現深坑村,原是先民拓墾洪積台地時,切短谷而形成的村落;
「許厝莊」則是現在的新光村,當然也是因為庄內當初多為許姓先民來拓墾之地而得名。
座落於關廟鄉南花村的盧氏古厝,是一座全磚造的三合院古宅,
其特色是全部的建材都是由磚塊砌成,連砌造的水泥也遠從日本進口;屋內所有的樑柱採用深山裡的龍眼木,
木質堅硬、不易蟲蛀;雖歷經幾次的大地震,卻依然挺立。
值得一提的是盧氏古厝牆壁上、屋角邊、窗框旁的圖案設計,以花、木、蟲、鳥為構景主題,
畫風細緻,色澤艷麗,雖然因年代久遠而日漸斑駁,但脈落仍依稀可見,由此可略虧當時鼎盛的風華,
盧家當年財力雄厚可見一般。
窗框上方還有精細掛環的設計,掛上防護窗罩可防止風雨的來襲。
門額上寫著奕世流芳的堂號。
香洋里一帶的巷弄中,也偶遇一些古厝,雖非格外華麗,卻有一種恬淡的氛圍……
香洋里與關廟、山西、北勢、南花、松腳、東勢及五甲等七里為鄰,地理位置居本鄉的心臟地帶,
為廟街仔三村之一,日治時期隸屬關廟庄第三保,里名源自於明鄭時期關廟地區已形成「小香洋民社」的漢人聚落,
清乾隆時稱香洋仔庄,故有香洋之稱。
香洋里發展初期,人口主要集中在極西的小香洋、廟街仔和極東的田中央,
二地之間原是大片的田園,但目前二地之間已建築物林立,連成一氣。
隨著社會的發展,古厝已露許被拆建,
僅存少數的古厝也僅存在於巷弄之間………
喚起人們過往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