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3189.JPG - 東山  陳媽沈氏孺人墓

嘉南平原,近六甲分割台地西麓,六重溪南畔,昔為洪雅平埔族哆囉嘓社活動的社域,

康熙年間(1662~1722),漢人移居此地,向平埔族租地耕作者日增,形成村落,稱「哆囉嘓社」,

此為原住民語,意為「番社」。乾隆中葉(1766前後)形成街肆,遂稱為「番社街」。

 

DSC03186.JPG - 東山  陳媽沈氏孺人墓

 

日據大正9年(1920) ,改稱「番社庄」,屬台南州新營群轄;

光復後因東方約12公里處有座最高大之「大凍山」,乃取其音改稱「東山」。

DSC03188.JPG - 東山  陳媽沈氏孺人墓

番社街即今之東山村,有座道光24(1844)創建之碧軒寺;光復後村民信仰天上聖母歷史悠久,遂又興建民寧宮

附近有座番仔井與紅毛井之建築方式相同,咸認是荷蘭人的遺跡。

不過,有關地名的由來還有另外一中說法 :

首任區長陳按察乃地方大老,其家宅號曰「小東山」,遂以東山為鄉名。

DSC03197.JPG - 東山  陳媽沈氏孺人墓

 

按 : 陳氏家族自清朝就已是當地的大地主,至陳按察曾當選台南州第一屆參議員,

其子陳澄沂曾任光復後第一屆東山鄉鄉長,曾經營前大埔、鳳谷糖廠,專營黑糖,自稱「小東山」。

 

DSC03187.JPG - 東山  陳媽沈氏孺人墓

 

文獻記載 : 邑人陳按察,生於1886年,世居大客里,1911年任番社區區長,頗得民望。

1921年番社信用組合成立,就首任組合長,貢獻良多,日據時期行政改制,成立番社庄,仍任庄長,

1937年日閥侵華,不肯助紂為虐而辭職。台灣光復後,當選第一屆省參議。

 

DSC03189.JPG - 東山  陳媽沈氏孺人墓DSC03198.JPG - 東山  陳媽沈氏孺人墓

 

道光24月,碧雲寺因兵災遭焚毀,東山鄉民乃迎請觀音菩薩至東山,建簡單寺堂安奉。

嘉義縣營參府軍官洪志高聞悉,乃發起募建「東山碧軒寺」以安奉觀音菩薩,因此本寺與碧軒寺係同一主佛,

每年農曆1223日碧軒寺觀音均回碧雲寺刈香,至翌年正月初十回鑾,

由東山經六重溪,形成一條刈香古道,這東山迎佛祖活動也成為東山鄉民每年的一大盛事。

 

DSC03190.JPG - 東山  陳媽沈氏孺人墓DSC03196.JPG - 東山  陳媽沈氏孺人墓

 

1931年,大仙寺暨碧雲寺管理人均為廖炭,然番社庄長陳按察因憤廖炭只建設大仙寺,而不修復碧雲寺,

於是向日法院提出告訴,經白河庄長林占春及地方仕紳調解,廖炭只好將碧雲寺產全部交與番社人管理,

自此碧雲寺、大仙寺正式分家,陳按察開始組織管理。

東山碧軒寺也跟著由陳按察一方來管理……..

 

DSC03194.JPG - 東山  陳媽沈氏孺人墓

 

 

碧雲寺碧雲寺正殿佛龕上方懸掛著一方「碧海慈雲」匾,這塊匾是昭和九年(1934),

由當時重建碧雲寺的陳按察、邱秋貴、蘇超群、蘇澤、鄭注江等人所獻。

 

 

山門則建於民國三十八年,為三川門形式,中門額題字「碧雲寺」,

並記載建造當事者的名字:陳澄沂、邱秋貴、洪聯榜、藍登賀:‥等多人。

可見與陳氏家族的關係匪淺…….

 

 

DSC03193.JPG - 東山  陳媽沈氏孺人墓DSC03195.JPG - 東山  陳媽沈氏孺人墓

 

 

此墓位於東山市區南郊,墓碑上即有孝男按察及孝孫澄沂等名字,

故而可確認為陳按察母親的墓塋。

 

這沈氏應該來自於新營的沈氏家族吧 ?

 

墓塋位於一片玉米田後側,路過之時見似有古墓,便前往探訪;

卻適巧降下陣雨,下半身一下子就沾滿了泥汙。下半身一下子就沾滿了泥汙。

 

0

2 留言

  1. moley 2019 年 10 月 18 日 於 上午 10:56

    1901年12月3日深夜, 日軍攻擊哆囉嘓番社大莊, 沈耳力阻一場血戰, 出面向日軍求和, 挽救庄民免於一場滅村的危難, 是一位真正的勇者.

  2. moley 2019 年 10 月 18 日 於 上午 10:56

    1901年12月3日深夜, 日軍攻擊哆囉嘓番社大莊, 沈耳力阻一場血戰, 出面向日軍求和, 挽救庄民免於一場滅村的危難, 是一位真正的勇者.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