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早期原住民平埔族拍宰海(Pazeh)居住地岸裡社地區,往南行走到阿河巴荒埔(即現今之大雅)時,其境內西部
緊臨大肚山台地,在大肚台地之東麓山坡地,海拔約三OO公尺左右,統稱為橫山群,
包括今之西屯、橫山、秀山和忠義等區。
而有橫山仔庄地名,最早出現於乾隆6年(1741)年5月由劉良璧所完成撰寫的《重修福建台灣府志》中,
這也是我們可找到大雅地區最早有文字記載之地名資料,
至於上橫山之地名出現,在目前能夠找到最早的是乾隆26年(1761)契字當中提到:
「立招佃批字人業主張振萬,有承買岸裏等社埔地一所,坐落土名阿河巴莊上橫山。今有佃人品秀前來補給批單,
原經踏過四址分明,又經業主丈過秀分水田五甲三分九釐……佃人自送至本莊公館交納入倉外……」
此顯示當時上橫山(今之秀山村)的有些土地,已逐漸開闢成水田了,才會設立上橫山公館,
此和下橫山(今之橫山區)地名形成對稱關係…….
上、下橫山在清朝和日治時期皆沿用此地名。
張江中(1875-1932) ,字濟臣,大雅庄字下橫山人,年少曾從廖堂讀書,隨李文琛學習漢文,
故漢文造詣深(截錄自人文薈萃, 連雅堂序) 。
另其先世平和人也,曾祖諱略,乾隆間來台,祖諱茂英,世賞軍功,
父諱佐台,光緒時繼奉官命抵彰化守城,事定之後,巡撫劉申奏敘功,特授武德將軍,四品頂戴,晚營實業,墾山拓土,
平和不怒而威,不嚴而肅,言不苟而人樂從,氣不矜而人愛敬,長大雅庄有年,公益義舉,循序先之,使誠明者達,
英勇者起,向慕者殷。(本段截錄自橫山張府君碑文, 傅錫祺撰並書)
張江中於大正15年2月出任大雅庄長,其逝世時霧峰林獻堂先生於昭和7年(1932)舊月20日的日記中有提到:
「聞說張江中先生昨日死去,新庄伯母出殯他亦往會葬,不意其死如是之速也」。
其長子張濬哲和莊遂性等人在臺中市創辦中央書局,任該局社長一職,
對於推展文化事業多有貢獻,惜英年早逝(1930),對張江中先生是一大打擊。
其二子張煥珪為霧峰庄林烈堂之女婿 (妻為林烈堂之長女林月霞),為人耿直,在其父親過世之後,
以十九歲之齡接任台中興業信用組合長(光復後改稱為第一信用合作社) ,除了設立台中商業專修學校之外
(今新民高中,創校時是林烈堂當董事長,接著由林垂凱接任,之後才是張煥珪),也是中央書局的董事長、
台灣新民報顧問、大雅庄協議會員等,
光復以後更增加不少公職,
像當時民政廳長楊肇嘉知他行事耿直磊落,便請他出任台泥的董事一職,
其家族至今一直都是下橫山地區的旺族。
該宅現已獲登臺中縣歷史建築,為一進八護龍之傳統農舍,緊著是陽明國小操場後方,
清雅端正的隱身於稻田間,構成秀山村一幅美麗的圖案。
張江中墓園座落在大雅區第三公墓之上,雅潭神自行車道極終站下方,俯瞰中科及整個大台中地區,
地勢寬闊,視野極佳,
其入口有墓道碑一座是霧峰櫟社長傅錫祺撰書,
牌坊及墓手,有清末名書法家趙之謙、陳鴻壽、張謇、吳昌碩、清道人、鄭孝胥等人的書法,,
還有很精美的畫畫,皆可看出此家族書卷氣息。
墓前的牌坊題著德潤田疇、福地銘勳的輓詞…….
其墓的兩側分別為其家族之墓園。
左側為先祖合葬之墓,右側則是次子張煥珪夫婦的墓。
墓碑上可見其家族獨特的燈號—馬堂。
這就是入墾台中一帶張利川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