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口楊姓家族的開基祖為泉州府同安縣人楊咸曲(1733-1802),係南安楊氏霞露衍派15世。
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楊咸曲、楊咸仙兄弟由泉州府同安縣蔡壩後洋鄉渡台,在台灣府彰化縣(轄今台中、彰化一帶)
大肚溪河口北岸的五汊港(梧棲)塗葛窟登陸,落腳於寓鰲頭(清水)。
楊咸曲生三子,長子舒崑(1770-1791)、次子舒獻(1778-1852)、三子舒霧(1788-1829)。
咸仙則無子,由舒獻承繼咸仙家業。
乾隆四十八年(1783),楊咸曲時年50歲,向蔡樹雪購入西勢草厝三間。
道光七年(1827)舒崑、舒獻、舒霧三房分鬮,公業共治時,草厝三間已是「社口舊瓦厝」三座,
門口有石頭堆砌的八卦井供族人食用。
同治元年(1862)戴潮春起兵反清彰化城失陷,大房四孫楊克湖(1827-1890)倡捐義勇兵團練鄉勇,
與台灣兵備道丁日健及知府周懋琦一起於十一月克復彰化城。
同治二年(1863),楊克湖官章清珠賞戴藍翎欽加五品銜,集結二房與三房族人將西勢舊瓦厝擴建為
北棟、中棟、南棟相連起來面寬百餘米之三組三合院「社口楊厝」。
光緒八年(1882),三房舒霧子(17世)楊金波(字芳西, 1823-1890)年近六旬封貢,官拜台灣府提督兼
台灣道道臺,曾代表族人入住社口楊厝的中棟,廳懸「明經進士」匾,外前埕尚存旗竿座2座。
在日治昭和十年(1935)的新竹台中大地震裡,北棟內埕及外埕圍牆均倒塌。
昭和十二年(1937)修復為日式水泥洗石子牆。
南棟原為長子舒崑派下楊清珠住所,同治年間團練鄉勇有功賞戴藍翎,現無人居住。
中棟原為三房舒霧子楊金波住所,保留了晚清時期的官家風貌,尤其中棟圍牆都是官家特有的正藍色牆面、
屋脊有燕尾與外埕正中央一口八卦井而顯得獨具特色。
廳門彩繪歲在丁丑暮春之月(1877),正是楊金波登明經進士之前由名家手繪,留到今日已有150餘年以上。
北棟原為日治時期任清水區長的咸仙四世孫楊澄若一系居住,其子楊肇嘉曾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為首任清水街長。
楊肇嘉晚年遷至六然居後由其弟楊天賦居住,2010年間住在北棟的楊天賦子孫聯合外戚拆掉北棟,
拆掉後之土地面積卻被用來換取「都更獎勵容積率」蓋高樓層華廈,只能叫人扼腕。
去年前往探視,古厝已搭設起鐵棚子,
但修復真不知何時才能完成 ?
還是用網路上的舊照片來滿足自己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