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的古名有「蛤仔難」、「蛤仔蘭」、「甲子難」、「甲子蘭」、「噶瑪蘭」(Kavalan) (Camalan)等等。
蘭陽平原早先是噶瑪蘭人的居住地,他們自稱為「Kavalan」其意即是「平原之人」(Kuvarawan)的噶瑪蘭人。
至一七九六年至一八二○年(嘉慶年代),台灣的西部平原大致被開拓完,隨後就向台灣東部海岸及中央山岳地帶邁進。
當時台灣東部乃未劃入大清帝國版圖之內,被稱為「後山」。
位於台灣東北的蛤仔難,三面環山,東臨太平洋,中間有蘭陽溪分界南北,沃野三百餘里,可闢良田萬頃。
乃是當時居住北部的漢人所垂涎之地。並且,此地開拓的情況和經過,比其他地方較為特別,就是從始至終都由
有組織性的大集團所進行,而以漳州系移民為主角,泉州系和客家系為配角,再以原住民為對手,
這四個不同的系統參雜錯綜,有時互相爭鬥,有時乃協調而共同進行開拓事業。
最先想打進蛤仔難的漢人,即是漳州人林漢生,他早在清乾隆三三年(1768),就率領佃丁企圖移殖此地,
但是隨即被原住民所殺。
其次是吳沙亦想開發蛤仔難,吳沙 (1731-1798)漳浦縣人。
乾隆三十八年(1773) 渡海來台,當時他已四十三歲,先居淡水,再遷居雞籠與蛤仔難的原住民從事番產交易歷經多年,
他將草藥、布匹、鹽、糖、刀等貨物賣給番社,又從番社換回如鳥獸、木材等山產,他的交易有信用深得蛤仔難人的信任,
又娶原住民婦,並獲得番目的頭銜及地位。
吳沙初步的嘗試,乾隆五十二年(1787),開始籌劃,召集了居住淡水的漢人同伴,先到蛤仔難交界的三貂社為基地,
三貂社與蛤仔難(宜蘭)僅一山之隔。有計畫地開墾首重人力,為集結人力,
吳沙先在貢寮一帶試行開墾,就地興建房宅,使投靠者先有田耕,有房住。開始修築道路和橋樑,
而來做為進入蛤仔難的準備工作。
吳沙得淡水富戶柯有成、何繢、趙隆盛等鼎力襄助。前來投靠者發給一斗米、一把斧頭,使入山砍柴抽藤。
解決臨時生活費用。投靠吳沙的移民多達一千餘人,其中漳州人占九十%。
使得吳沙對於移殖蛤仔難這件事愈有信心…….
時逢林爽文起義事件平靜之後,淡水同知.徐夢麟,以維持蛤仔難的地方治安並擴充滿清版圖於此地為交換條件,
特授吳沙該地的開拓權,
在另一方面,吳沙又受到淡水的殷戶柯有成.何繢.趙隆盛等的資糧援助。
於是,他即斷定時機到來,即開始召集台灣本地人栘民,組成開拓隊,擬以移殖蛤仔難地區。
吳沙把開拓隊組成軍隊式的集團,以漳州系移民為主力,配上泉州系和客家系,
嘉慶元年(1796) 九月,吳沙率漳泉粵三籍移民一千餘人,鄉勇二百餘人,善番語者二十三人,
從雞籠出發,乘船一舉占據烏石港,登陸后在南邊築土圍,稱頭圍(即頭城)。
吳沙將墾民組織成隊,十數人為一結、圍則數十結為一圍等形式,形成嚴密而有系統的開墾群體。
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墾地幾十里,接連開發了二圍、三圍。
吳沙移殖二年之後在嘉慶三年(1798) 十二月,吳沙因積勞成疾病逝。
由侄兒吳化繼之。吳化不但很有才幹,同時也受同輩和部屬支持,從頭圍出發,向二圍.三圍.四圍.
五圍(今之宜蘭)、員山、湯圍、柴圍、大湖圍等廣大地區。
漸漸深入蛤仔難平野的中心地帶,而進行開墾工作,直至濁水溪北面一帶。
吳沙以三貂為基地,集結和率領漳、泉、粵三鉻移民人墾宜蘭,
成為臺灣開發史上聲名赫赫的開蘭始祖。
1858年頭圍縣丞王兆鴻為感念吳沙開蘭之功,特立「昭績碑」於烏石港前,以為紀念。
昭績碑云:
布衣而建開辟之功,纖民而創不朽之業,生無一命之加,歿享千秋之祀,稽之史冊,
偉績如吳公者,絕無而僅見也……
吳沙例授為「武信郎」,墓葬座落背山面水,朝向為正東南方,為二曲半規模,由左右曲手層層外推,
形制簡潔而無虛華,塚前墓碑為花崗石材,寬61公分,高75公分,兩側碑肩淺雕夔龍一對,
碑額題「開蘭吳沙」;中題「皇清例授武信郎顯考諡春郁吳公墳墓」,
右書修建年代:光緒甲申秋修,昭和辛未再修、左刻「二大房子孫立」。
嘉慶年間噶瑪蘭通判楊廷理祭拜吳沙墓,并撰聯曰:
天開草昧撫番岸絲諍道合中庸,地辟蘭陽踐土食毛民懷大德。
頭城鎮開成寺,寓紀念吳沙開蘭成功之意。
寺內設吳沙祠堂,奉祀吳沙全身塑像,并有對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