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中葉,台灣劃入清版圖,南部土地的開墾日漸飽和,閩粵人口密度又逐日增加,因此來台

墾荒的據點,便由昔日的南台灣,向北遷移,轉向台灣北部。

最早因八里坌位在淡水河口南岸, 利於船隻停泊,遂成為移民者最初的拓墾之地。   

清雍正二年(1724)隨著墾殖拓荒的移民人數持續增多,商貿也熱絡起來,逐漸形成『八里坌街』。

雍正十年(1732),閩粵移民於此開發的路線由八里坌沿著觀音山山麓拓展到獅子頭、庚寮庄(今

更寮)、和尚庄(今蘆洲)、新庄(今新莊)及山腳(今泰山)等處。

清代時或有所聞,先人擇葬五股獅子頭,結果子嗣旺通,風聲傳出,陸續有人葬居此地;

日治時期,觀音山以獅子頭闢為公墓地,墓葬更是集中墓葬於獅子頭一帶(據說是獅象捍門地)。

由航照圖與現地踏勘所得情況,進行推估,得知目前位於基地內的墳墓約有十多萬座以上 ,

堪稱全省最大的墓園。

獅子頭遠望眼前淡水河、基隆河美景,環繞台北盆地的大小山岳歷歷在目。

正所謂葬經在氣感篇曰:「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

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

近處雖是滿地墓園,但建造於大正、昭和年間的墳墓隨處可見,還有不少嘉慶、道光、光緒年間

超過百年歷史墳墓參雜其中,也有黨政要員、大企業家的墓園。

從墓碑上的「兌山」、「西亭」、「儒林」、「燕樓」、「佛嶺」、「金墩」、「蓮溪」等,

可以想見當年先民如何漂洋過海,家族又是如何在台奮鬥及發展。

來到墓地走一趟,對人生的觀感或許有所啟發 ,透過古墳的踏查也可以很知性,

歡迎有興趣的一起來研究。


(光緒 ?  皇清顯妣  諡友梧林媽  楊氏孺人墓)


(光緒  顯考賞夫  李公墓)


(嘉慶庚午  顯考  日三 李公墓)




(皇朝  待贈顯考  石定陳公之佳城)

蘆洲位居於台北盆地西北角,瀕臨淡水河,明鄭、清初期間,只臺灣的陳氏家族,除了開漳聖王派

和南朝派之外,尚有其他二、三十個支派,包括南院派、漳湖派、漳南派、銀同碧湖派、蕉嶺縣派、

江州派、同嘉禾派,南岐派、霞簝派、西源派、登瀛派、尤俊派、高美派、珍山派、浙江嵊縣派、

浯陽派、饒平分派、上宅派、西亭派、七郎公派、下坑分派、鑾井派、赤湖派、霞宅派、漳州蘆溪派、

永華公派……等等。

清時南院陳氏西亭分族 , 最先來台開墾者約於兩百五十年前 , 後來子孫越傳越多 , 自大稻埕角

分出三角埔角,並自觀音坑角分出成仔寮角,共計成為八角頭 , 每八年輪值一年著角奉祀。

堂號「西亭」的陳氏族人多分布蘆洲、五股、八里、三重等地…..



(光緒己巳  皇清顯妣  諱丸娘 李媽陳氏墓)




 

(明治戊申年  皇清顯妣  閨名溫柔  李媽林孺人之佳城)

據《兌山李氏家譜》記載: 李氏先祖隨王審知入閩,在今集美區東孚鎮東阪村安家,其後不斷

分流,南宋理宗時,李仲義遷至地山。當時地山有盧、吳、洪、蔡、汪、翁、林等諸姓雜居。

仲文為盧員外做雜工,至仲文子子祥長大後向盧員外討了一塊地蓋座草房,才算有自己的家。

經過幾代人的艱苦奮鬥,李氏逐漸家大業大。傳至17世,李氏在兌山已千有餘丁,

到康熙、乾隆年間,人口又猛增數倍。明、清之際兌山出了一批秀才、舉人、兩名進士,

遂成為同安之望族。

清例授孺人晉封安人  號曉東張媽蔡氏墓 )


按: 張希袞(1849∼1940)先世由福建泉州同安縣來臺,居士林,以農為業,父營商, 移寓

大稻埕普願街(今改迪化街)。少好學,從大龍峒陳孝廉樹藍遊,博聞多識,同治間以優等入泮。

乙未割臺後,出任保良局,明治三十年(1898)任第十四區街長, 明治三十三年(1902) 執教

大稻埕公學校,退職後仍以課徒為樂,以九二高齡捐館。

張希袞生而 穎悟好學,自幼讀書寫字,聰慧過人,及 長博學多識,精通經史百家。

同治中登第 考試,取錄優等選中,列名秀才。乙未變革時, 出任保良局, 竭力於安撫臺民。

1 897年4月獲臺灣總督府授佩紳章, 同年獲任為第十四區街長。

1900年起任大稻埕公學校代用教師, 教授漢文, 前後達1 0 年, 臺北紳士中受其薰陶者頗多…….

燈號霞張應是指霞美及張坂一帶的稱呼 ?


(光緒五年  清例授鄉飲大賓  考諱溫清  七十有七壽  張府君佳城  孝男希元  希袞暨孫等仝立)

此墓主人即張希元張希袞昆仲的尊翁—張溫清

 

(續)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