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中葉,台灣劃入清版圖,南部土地的開墾日漸飽和,閩粵人口密度又逐日增加,因此來台
墾荒的據點,便由昔日的南台灣,向北遷移,轉向台灣北部。最早因八里坌位在淡水河口南岸,
利於船隻停泊,遂成為移民者最初的拓墾之地。
清雍正二年(1724)隨著墾殖拓荒的移民人數持續增多,商貿也熱絡起來,逐漸形成『八里坌街』。
雍正十年(1732),閩粵移民於此開發的路線由八里坌沿著觀音山山麓拓展到獅子頭、庚寮庄(今
更寮)、和尚庄(今蘆洲)、新庄(今新莊)及山腳(今泰山)等處。
清代時或有所聞,先人擇葬五股獅子頭,結果子嗣旺通,風聲傳出,陸續有人葬居此地;
日治時期,觀音山以獅子頭闢為公墓地,墓葬更是集中墓葬於獅子頭一帶(據說是獅象捍門地)。
由航照圖與現地踏勘所得情況,進行推估,得知目前位於基地內的墳墓約有十多萬座以上 ,
堪稱全省最大的墓園。
獅子頭遠望眼前淡水河、基隆河美景,環繞台北盆地的大小山岳歷歷在目。
正所謂葬經在氣感篇曰:「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
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
近處雖是滿地墓園,但建造於大正、昭和年間的墳墓隨處可見,還有不少嘉慶、道光、光緒年間
超過百年歷史墳墓參雜其中,也有黨政要員、大企業家的墓園。
從墓碑上的「兌山」、「西亭」、「儒林」、「燕樓」、「佛嶺」、「金墩」、「蓮溪」等,
可以想見當年先民如何漂洋過海,家族又是如何在台奮鬥及發展。
來到墓地走一趟,對人生的觀感或許有所啟發 ,透過古墳的踏查也可以很知性,
歡迎有興趣的一起來研究。
(顯考 前遣王公墓)
按: 隋唐五代時期,王姓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並且向東南沿海或西南地區遷徙。
唐末王潮、王審知兩兄弟率兵入閩,被稱為開閩王氏,其後多分布於福建、廣東、浙江等地。
因王審知三兄弟對福建發展貢獻很大,福建人尊稱王審知為「開閩尊王」、「開閩聖王」或
「忠惠尊王」;尊其 長兄王潮為「威武尊王」、次兄王審邽為「泉安尊王」,視為鄉土神明
供奉,合稱開閩三王。
(嘉慶庚辰仲春 顯祖妣 張媽曾氏孺人之佳城)
按 : 明朝在福建置有八個府,在福建中部沿海的興化府為其一。
民國以來仍沿用舊名,稱興化縣。先民稱之為「興郡」,如此代代相傳。
為避免與江蘇省的興化市混淆,福建省的興化縣地帶,早已統稱為莆田市。
莆田市史稱興安、興化,又稱莆陽,莆仙。自古是福建中部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素有「海濱鄒魯」、「文獻名邦」之譽。
(二世顯妣 慈順張媽楊氏佳城)
(顯考 例贈鄉飲大賓 號宗正 王公暨妣 林孺人聯合佳城)
按: 安溪縣,古稱清溪,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廈、漳、泉閩南金三角西北部,隸屬泉州市。
安溪位於省境東南部,晉江上遊。縣府駐鳳城鎮。五代南唐置清溪縣,宋改為安溪縣。
(兌山 皇朝 李士貞之墓)
按: 福建同安集美區後溪兌山村是李氏集居地。開基祖李仲文于南宋理宗時由同安仙店
之南山(今集美區東孚鎮東阪村) 遷至地山 ( 即今之兌山,地、兌在本地發音相近。
兌有通達、喜悅之意,地山被改寫成兌山)。
據《兌山李氏家譜》記載,李氏先祖隨王審知入閩,在今集美區東孚鎮東阪村安家,
其後不斷分流,南宋理宗時,李仲義遷至地山。當時地山有盧、吳、洪、蔡、汪、翁、林等
諸姓雜居。仲文為盧員外做雜工,至仲文子子祥長大成人後向盧員外討了一塊地蓋座草房,
才算有了自己的家。經過幾代人的艱苦奮鬥,李氏逐漸家大業大。
傳至17世,李氏在兌山已千有餘丁,到康熙、乾隆年間,人口又猛增數倍。
明、清之際兌山出了一批秀才、舉人、兩名進士,遂成為同安望族。
清朝中葉,大量閩南人移居臺灣,兌山李氏亦不例外。
就地源關係看來, 此墓及有可能屬於蘆洲的李氏家族 ?
(皇清顯祖妣 諱純正劉媽 ? )
(光緒乙未仲 皇清 顯考諱 予德李公…..)
乙未割台之際 ?
(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