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文獻記載,鶯歌的陶瓷主產創始於清嘉慶九年(1905)。福建省泉州府惠安縣磁灶人吳安於
嘉慶九年到鶯歌大湖兔子坑(龜山兔子坑村),見桃園台地山麓的黏上適合做陶,因而開創窯業。
後來因為漳州及泉州人爭鬥,因此移到崁腳(大湖)地方。
咸豐三年(1853),又因同樣的紛爭轉到現在的尖山埔。
此時族人吳岸、吳粟也來到鶯歌,加入他的窯業,使得吳姓陶業旺盛起來。
另據19600年台北縣志記載:「嘉慶年間有福建泉州人吳岸、吳糖、吳增者來台,見鶯歌尖山
附近所產黏主適於陶瓷,乃開窯製造」。
無論如何,得到的結論就是嘉慶年間有吳姓者從福建磁灶地區移民到鶯歌,開創當地的窯業。
吳姓氏族無論製陶技術或經營方式都基於傳統的方法,無甚改變,製陶技術傳子不傳女,更遑論外人,
因此使得當地窯業長期被他們所壟斷而無發展。
一直到大正十年一九二一,產業組合法通過之後,組織「尖山陶器組合」,將陶業的經營管理
合理化,福建籍職工及助手也得以學習製陶技術,才打破了吳姓家族壟斷的局面,
自此以後鶯歌的窯業才得以擴展。
「鶯歌老街」泛指新北市鶯歌區的文化路、尖山埔路與重慶街一帶,為鶯歌區陶業最早的聚集地,
陶瓷工藝歷史至今已超過200年。
如今的尖山埔老街,已看不見舊建築,已無老街氣氛,
反倒是臨近鶯歌火車站的文化路 , 因為保存了一兩棟的街屋 , 比較有老街的樣子……
文化路臨近大漢溪,在河運發達的時代,這條街道是鶯歌繁榮的地段, 舊鎮公所就設在這一頭,
如今老街沒落,鎮公所也已遷至車站的另一頭。
文化路臨街的老房子大多拆除改建, 僅剩兩棟的老建築較出名。
成發居,建造於大正八年(1919),取屋主陳發的諧音為名,為五開間的傳統四合院格局,
另在臨街的正面加了拱廊造型的亭仔腳(騎樓)。
成發居是鶯歌鎮望族陳發之舊居,陳發本人是靠經營輾米和建材生意致富,在當時也甚受日本人
倚重,曾經擔任十多年的鶯歌第一保保正,和警務系統淵源深厚。
拱門以清水磚砌造,廊柱則融合了西洋與閩南風格,
紅磚主柱與洗石子圓柱搭配使用。
牆面窗台下則保留傳統閩南砌磚做法,屋簷上方的山頭則是當時流行的番仔樓(洋樓)牌厝。
女兒牆原有磚砌的典雅花瓶構圖,可惜多已崩塌,牆頭草雜生,建築破舊,貼上危樓警語。
老房子雖已被列為歷史建築,但仍難逃拆除的命運。
如今該地已有新建案進場施工 ……
據說建物落成後必須重砌拱廊騎樓,或許能為老街留下一些印記。
另一棟老房子「汪洋居」則建造於大正五年(1916),是由余海惷建造,三開間的二樓街屋,
是當年鶯歌最早出現的洋樓,受大正時期流行的巴洛克建築風格的影響,
立面山牆有繁複的花紋水果泥塑雕飾, 山頭立著中國式的青葫蘆雕飾,顯現中西建築風格之融合。
當年余家以「余合興」為商號 ,經營米糧生意, 為鶯歌著名的商號之一。
汪洋居的屋況保存良好,文化路拓寬時,也禮遇這棟古厝, 未將古厝立面建築拆毀。
「汪洋居」的起造人士余海惷,出身中湖里的余厝,早年繼承其父余振塗的土人間(碾米場),
後來從事米穀的大盤交易,因而致富。並受到日本統治階層的注意。
昭和初年時,在擔任第五屆莊協議會議員時,斥資興建了「汪洋居」。
巷內景點尚有磚窯遺跡、舊穀倉等等……
來到鶯歌 , 不妨放鬆心情, 透過穿梭於舊街的曲巷之內 ,
感受另一種藝文的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