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簡稱師大附中、臺師大附中、臺灣師大附中、附中,公立完全中學,
附屬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鄰近捷運大安站、美國在台協會、大安森林公園,是北市校地面積最大的高中。
全台諸多的公立高中裡,以自由校風及多元發展為其特色,為臺灣最著名的高中之一。
師大附中的前身,最早可以回溯到日治時期的昭和十二年(1937),
當時的台灣總督府在清代稱為「十二甲」的大安區西北角假農業試驗場部分用地,設置「台北州立
台北第三中學校」,由大欣鐵馬擔任校長。截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戰敗投降為止,台北州立
台北第三中學校的學生大多是在臺日人子弟,臺灣籍學生僅佔約1/10。
1945年12月5日,在戰後接手台灣的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之命令下,台北州立台北第三中學
改名為「台灣省立台北第三中學」,校長仍由大欣鐵馬擔任,後在隔年1月25日改名「台灣省立
台北和平中學」。
在剛改名為台北和平中學的這階段中,該校的學生主要是當時還留滯在臺的
日籍學生,亦即接收日治時期在台北州立台北第一中學校及第三中學校就讀的日籍學生;
這狀況一直維持到1947年4月底時,政府將日僑加快遣送回國完畢後,甫告一段落。
這段期間的台北和平中學,原則上還是聘用日治時代的教職人員,而主管的校長也是多為兼任;
1947年時,中國大陸政局不穩,越來越多跟隨政府來臺的大陸籍公教人員子弟,臺灣省政府
教育處安排台北和平中學負責接收。
初期這些學生安排在借用自臺北商職(今日的國立台北商業大學)的教室中上課,
直到日僑子弟完全撤離後才遷回校內。
湊巧當時的臺灣省立台北高級中學改為臺灣省立師範學院(今日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為了將來的學生實習與教育實驗,仍需籌備一所附屬中學,因此向臺灣省政府教育處
申請將台北和平中學改為師院附屬中學。
1947年4月10日,台灣省教育廳正式行文同意於和平中學原址籌設台灣省立師範學院
附屬中學,此後,每年的4月10日即為師大附中的校慶日。
1947年8月1日新學年開始時,台北和平中學正式更名為「臺灣省立師範學院附屬中學」,
同時設有高中部與初中部。
除此之外,1949年10月時,師院附中也接手了國民革命軍遺族學校約310個學生,
儼然是當時外省子弟比例最高的學校。
1955年師範學院改制大學,1967年時從省立改制為國立,附中也因此在隔年隨之
改制成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1979年5月2日總統令公布高級中學法,同時廢止中學法,因此校名也於1979年8月
隨法令更改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沿用至今。
西樓 位於校園西側,建於1937年 ; 呈南北走向,連接南樓與中正樓。
為校內僅存的日治時代古蹟,原本與舊南樓相連,合為一「L」形建築,舊南樓拆除後
則成為單獨一棟。屋頂原為黑瓦,後翻修為橘紅色瓦片。
一樓為合作社、文具部及軍械室所在地,二樓有校史室,另有各學科研究室。
國民政府接收初期,為解決教室不足,在當時校地最北側興建,呈東西走向。
由於校地擴大,目前舊北樓夾在新北樓與操場之間,約略是校地的中央位置。
當年附中周圍是一片稻田,二樓高的舊北樓顯得氣勢恢弘。得到北邊的新校地後,舊北樓北面
正好直接面對紅土操場,每當東北季風吹起,陣陣風沙直往樓面撲襲而來。
為解決風沙問題,在樓北面種植一排大葉桉。1998年後,紅土跑道走入歷史,狂沙之景也不復存在。
現在舊北樓供作學生社團辦公室使用。
而原本更具有日治風格的的舊南樓以及武道館早已經拆除而消失殆盡 ……
(ps: 該建築於筆者就讀時尚且存在)
根據資料記載 : 舊南樓與武道館分別於1980年以及1985年拆除 ;
現在看來實在有些可惜 ……
師大附中後來開始招收女生 , 也增設了國中部 ,
其中可以串聯起整個歷史的 , 則是永遠不會重複的班級號碼 ;
從所屬的班級也可以說明歲月的流轉 。
昔日坿子的狂狷,
是否還在今日學子的血液裡沸騰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