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名錦町六條通的錦安日式宿舍群,興建於日治時期,座落於錦町133番地,
原是台灣總督府殖產局山林課「營林共濟組合」員工居住之宿舍。
根據昭和16年(1941年)8月16日版《臺北市報》,廢止「大安第一區」及「大安第二區」,
成立「堀川町區」、「昭和町區」、「大安區」。
昭和町區之區域範圍為大安之內三張犁道路以南、第一號公園道路線及沿線以西、福住町、
錦町町界線沿線以南。
錦町的地名於戰後地籍上畫規為錦安段, 這也是該社區命名之由來…..
錦安日式建築現為林務局所管理,與台灣油杉社區發展協會合作推動社區規劃、再造。
該批建築興建於日治大正時期末,是殖產局山林課「營林共濟組合」員工居住之宿舍。
民國34年10月國民政府來台,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於農林處下社林務局,接收臺灣總督府
林政營林等業務,此區仍由林務局持續作為員工宿舍使用。
該組合隸屬於臺灣總督府第二殖產局營林所山林課管理,負責台北、新竹及花蓮的林業事務。
1922年總督府發布「台灣總督府官舍建築標準」,該標準對於日式宿舍分配,
依據官階大小有一定的類型規定,表現在建築物類型、基地、與面積上。
錦安宿舍群依其規模與類型,應為七級的判任官(是由高等長官在某種特有資格中挑選任命,
類似現今公務人員)丙種宿舍,建築坪數為15坪以內,基地建築面積的3倍,約50坪左右。
判任官的官舍屬於較低階層的宿舍,比較接近一般民眾使用的住宅。
社區內植有珍貴的林木——臺灣油杉,是日治時期豐宅風先生種植,迄今已超過80年。
台灣油杉是臺灣的特有種,數目稀少,現為政府明令保護的植物。
社區另有種植朴樹、楓香、蒲葵、樟樹、大葉羅漢松等。
這些宿舍承襲了傳統的日式建築的風格,例如榻榻米、玄關、鬼瓦(屋脊收尾處雕有花紋的
板狀裝飾物)、緣側(連接室內與庭院空間的開放式長廊)等等設 計,以及迂迴不對稱的空間。
當時因日本西化之風盛行,也出現了置有桌椅而非榻榻米的洋式飯廳、客廳、書房等。
至於為了適應台灣潮濕多雨的氣候,則裝設了自 北美洲引進的雨淋板,
將木板層層重疊在外牆以達到防水隔熱的作用。
然而 , 臨近的舊屋陸續改建成為豪宅 ;
區內少有大規模土地,仍以小規模的都更、改建案為主。
而這一些宿舍建築反而更形殘破 ……
恐也將面臨了都市更新案發展下的拆除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