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期五股庄轄域內分為觀音坑、洲子、成子寮、五股坑、石土地公、水碓、更寮、新塭八個大字。

其中洲子大字下有「洲子」、「御史坑」小字名 ;

觀音山原稱八里坌山,因八里坌社而得名。又稱平頂山、橫直山、新直山、興直山等各種名稱。

乾隆十七年 (1752) 胡焯猷捐地建西雲寺奉祀觀音之後,因其山形貌似觀音,遂稱之觀音山。

根據一紙清乾隆年代的合同,經輔大歷史系教授尹章義研考解讀,

證明「五股」地名原是由「五榖坑」陸續演變而來,這份出自乾隆三十八年的「劉伴郎退還田契字」

合同,記載「興直山下外庄五榖坑口」明確的指出五股坑原名為「五榖坑」。

觀音山屬大屯火山系,錐狀火山體特性,山稜線間形成許多坑地,地名也習慣沿用「坑」一字,

如御史坑、觀音坑、荖芊坑、五股坑、直坑等。




旗竿湖位於新北市五股區御史路上,御史坑地區的居民大多姓吳 , 當地協會表示 , 以往吳氏祖先在

清朝時進京赴考 , 進士及第回鄉祭祖 , 朝廷御賜插旗竿祭祖以光耀門楣 , 這就是旗竿湖地名的由來 ,

然而此一事蹟不見於記載, 且旗竿早已不見 ,  已無法去考證……



倒是在其附近有一座官墓 , 墓埕前保留一對石柱 , 在一片墓塋之間格外醒目 ;

目前石柱上有著前清舉人陳霞林的題輓 ……


按 : 陳霞林 (1834- 1891) 字洞漁,又字蓬渠,號問津。

祖籍福建同安,既遷台,居於台北大稻埕之獅館巷。少受教於陳維英。咸豐四年(1854)廳試第一,

咸豐五年中舉。後官內閣中書,國史館校對,在北京設置公館,故人稱「陳部爺」。

按墓碑上所記載 :  該墓主人陳祝亭系出殿前陳氏 , 與陳霞林應只是同宗之誼吧 ?

陳霞林不也曾為北投陳氏之節婦周氏題過輓聯 ……


按: 潁川陳氏始祖陳實,字仲弓,陳軫十二代玄孫,為漢太丘長(相當縣令),德高望眾,

    名傾朝野,後追封為潁川侯,諡文范先生。南院開基漳泉陳氏(南陳)始祖陳忠公,字中鄂,

     實公十四世孫,原籍京兆府(陝西)萬年縣洪故鄉胄桂裏。

 

     忠公子邕,字崇福,號南山,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丙子(736)被謫入閩。

    始居興化,旋移泉州府惠安杜壇,後擇居漳州府南驛路南廂山。之後裔孫在漳、泉、廈及

    廣東潮汕地區繁衍,成為潁川陳氏入閩三大世系之一,一般稱之為南院派…..

    邕公逝,夷則兄弟奔喪畢,偶夢隱於嘉禾(廈門島),怡然自得。

   唐德宗年間,夷則、夷錫兄弟與邕孫儔,舉家三百餘口由同安渡海盡入廈門島。

   裔孫在薛領之南浦源(即今浦園)等地生息砥礪,丕顯丕承,遂成廈門之望族。

  約當北宋年間,十四世祖寶公自浦園分族開基殿前 衍成一派是為殿前陳氏。

 ( 殿前 :泉州府同安縣嘉禾二十都殿前堡店前社 )



   所謂的西亭陳氏則衍自於杏濱街道西亭村。西亭村由6個自然村組成,居民主要為陳、黃二大姓。

   據傳,陳氏屬漳州南院派的殿前支派,大約于17世紀二十六世陳蘭次子陳增保到此開發,據説

    開基祖陳增保以養鴨為業,放養鴨群之處搭有草亭,後來發展成村莊。



 「西亭」之名,「亭」指早期搭建的草亭,「西」指陳氏為原殿前派的「西房頭」。

  基本而言, 其遠祖是共通的 …..

至於登仕佐郎的職稱 , 經查並不是什麼多大的官銜 , 不過是個從九品的散官 ;

按 : 登仕佐郎,古代的文職官銜,從九品。第十五階,升授資。

      元升從八品,明為從九品升授之階,清從九品。



環顧周遭, 並沒有其他的古墓 ; 加上墓前的石燈龍顯示民國61年時有整修之情形 ,

研判應非原葬之地 ……

不過, 整體墓園倒保存得非常完整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