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雍正元年(1723),閩南泉州三邑之泉安、南安、惠安人士渡過黑水溝,來到台灣台北,
於此地搭建茅草屋數棟,販賣蕃薯為生,而漸成小村落,人稱「蕃薯市」,當時平埔族原住民
則多以獨木舟自淡水河上游載運農、獵產品等物與漢人交易;
平埔族稱「獨木舟」為Banka, 附近漢人因以閩南語譯音,稱此地為「艋舺」(Bangkah)。
艋舺因港商之利,曾經盛極一時,於清代,與台南府城、彰化鹿港並列為三大重要都市,
有「一府二鹿三艋舺」之稱…..
日治時期,因「艋舺」以台語發音,與日語「萬華」(manka)相似,
此地因此被易名為「萬華」,也就是今日行政區名的由來。
城市的發展更迭不斷,如今萬華地區所保留的歷史建築, 也日漸凋零之中;
市定古蹟「萬華林宅」位於萬華區西園路,位於萬華車站左前方不遠處…..
該洋樓為日治時期當地望族富戶林氏之宅第,林氏曾擔任保正,為地方賢達,經商業致富
乃投資鳩工建造此一華宅。
華宅的平面呈不規則形狀,三邊臨馬路,因此外觀甚為突出。
採用鋼筋混凝土構造,共有三層樓,屋頂上設平台可供遠眺,是一座結合中西特色的建築。
林宅建於日據昭和七年(1932),依據當時都市計畫道路而建,所以入口設騎樓,大門及
左右窗對稱,室內裝修亦以中國風格為主。
樓梯磨石子施工精美; 屋頂舖黑瓦,陽台欄杆及門窗之細部設計頗為講究,是台北市現存
三0年代民間巨宅之代表作品。
最近聽說已整修完成, 並定期開放入內參觀…..
「艋舺謝宅」則位於番薯市附近,是一座年代久遠的四合院古宅。
謝宅在清嘉慶年間原為著名的郊行,掌握北台與漳泉之貿易,對艋舺歷史發展有不少貢獻。
謝宅建築物坐西向東,原來可能有三進,因日據時期拓寬道路,門廳被拆,現只剩一進。
門廳近代改為二層樓的磚造臨街建築,設有騎樓,之前曾作為星光旅社之用。
謝宅正廳仍為傳統磚木構造,木結構樑架高大,木雕精緻,特別是格扇門的螭龍透雕,
造型生動,雕工精湛,為艋舺地區所罕見。正廳內的聯對亦具特色,內容說明了這座古宅
原來的背景與社會地位,深具歷史文化價值。
民國八十八年一月七日核定為市定古蹟。
可惜並未對外開放……目前整在整修之中,不知將來如何?
龍山四前廣場的銅獅…..
忘記在那一個路口的街屋…..
位於廣州街的仁濟院創立於清同治年間,日治時期合併育嬰堂、養濟院、同善堂、回春院
、保嬰局,稱為台北仁濟院。
大正十二年依台灣慈惠規則改為財團法人組織並整修龍山寺町舊址為台北診療所。
舊仁濟醫院門邊,嵌了一塊艋舺地區碩果僅存的古碑—「淡北育嬰堂碑」。
穀鳥軒位於廣州街150號,是清末日治時期在興建之加強磚造四層樓樓房街屋,
因當時之水泥建材仍少應用,故其二樓以上均為木造即俗稱之軟樓。
最近已轉手由85度C咖啡入駐經營….
山牆上有一高姓,想必是當地望族所有,只是資料闕如;
不過仍是希望有朝一日能移除多餘的裝修,以其最原始的面目展現…..
在此隔壁有一間由文史工作者所經營的二手書店,也是極有特色。
萬華地區的街屋, 其中最具代表的莫過於是康定路上的「金義合行」。
話說台灣的玻璃工業開端肇始於1887年由陳兩成創設於台北萬華的玻璃器皿廠,以及隨後由
陳金土與陳義水兩人合夥在台北萬華所創立的「金義合事業」;兩者都是利用坩堝窯爐的窯口
作業,以徒手吹製玻璃的方式,生產器皿類的民生用品。
之後陳芳鑄於1946年與其弟陳芳燦合辦光華瓷器公司,後改名為金義合窯業公司。
1948年向化工業進軍,組建義芳化學工業公司,任董事長。
1958年將其父開辦之金義合行擴組為金義合公司,從事窯業化工原料進口,
1965年籌組大洋塑膠工業公司,形成了頗具規模的企業集團。
三樓立面三連窗及柱頂造形的蝙蝠 ,兩側有著穎川風高星聚德,鶴鋪日暖錦添花之泥塑對聯
以及金義合行老號 邊房上的日本時代壁面花磚獨特不落俗套, 配上兩側柱頂的洗石泥塑
花盆及欄杆造型….
這樣的格局及洋樓,實是艋舺地區重要的文化資產…..
希望有一日也能再活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