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稻埕原是平埔族「奇武卒社」的居住地,在清中期以前,只有少數漢人和平埔族在此耕種。

由於有大片曬稻穀用的平埕,因此而得名為大稻埕。





咸豐元年(1851),同安籍移民林藍田為了躲避海盜,從雞籠來此,在今迪化街1154號,設立

三間店舖,正是大稻埕最早的店舖…..

迪化街初建於1850年代,

19世紀末以來,一直是臺北市重要的南北貨、茶葉、中藥材及布匹的集散中心。




 

1788年艋舺地區的商業活動已經很熱絡,位居全臺第三的港口,僅次於一府(安平)二鹿(鹿港)

較早期由福建移民到艋舺的晉江、惠安 、南安的「頂郊」與較晚來的同安「下郊」人,發生

長達六年的「頂下郊拼」,也就是俗稱的「漳泉械鬥」,到了1853 年居於下風的同安族人,

帶著守護神「霞海城隍爺」來到原為平埔族「圭母卒社」居住地的大稻埕定居。

 




 

在同安人林佑藻帶領下開始興建店鋪成為新市街,從事與中國香港、廈門、天津及淡水河沿岸各

港口的生意往來,進口各種中藥材及絲綢,並將台灣盛產的油、米、蔗糖、大青染料、茶葉及

樟腦出口到中國這些地方。

 






逐漸的大稻埕商圈的人力需求大增,人口增加快速,各種商人在此聯合經營並在此開設各種店鋪,

商業活動日益昌盛形成批發兼零售的商業型態。

 


「迪化」一名,是1947年政府以當時新疆省省會迪化(今烏魯木齊)所制定的街道名。

該街實際包含戰前的南街,中街,中北街(北段、北街),普願街以及杜厝街,

現今當地民眾通常把民生西路以北的迪化街稱北街,以南則稱為南街。

 

 


 

1920年代末期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可說是迪化街的鼎盛時期。

當時大量興建了新的樓面建築, 這些建築多以外觀簡潔明朗,注重線條表現與比例均衡的

現代主義式建築最多。

 







 

另外,大戶家族興建鐫刻家徽式浮雕裝飾的富麗堂皇巴洛克式建築也不在少數。




仿巴洛克風格的街屋建築主要以立體的外觀浮雕及花草紋飾吸引路人的目光。

或是正面山牆加高,旁柱延續至山牆頭,柱頭做雕花圓球與類似西方愛奧尼克式的收頭。

或是邊柱頭亦做雕花圓球,邊柱旁加做一小柱頭,類似間柱手法,以捲型雕塑收頭。





牌樓面窗頂做類似攢尖屋頂造型,面材使用磁磚。建築物整體強調垂直感,造型極為

華麗特殊。此類建築又多集中於中北街一帶。







復振、復源和復興等三家店鋪,即是從艋舺搬過來的林右藻最初所開設的店鋪。

怡和泰由兩間店店連在一起,立面材質是黃色面磚,裝飾較為樸實簡單。

二、三樓之間有獅子泥塑裝飾,房子正中央有怡和泰的日語拼音店號「IWATAI」。

百勝堂標準的巴洛克式立面,有著精緻華麗的裝飾, 主要建材為紅磚與洗石。

 





漢誠堂目前是中藥賣店,山牆也是壁龕式,跟百勝堂及坤樹一樣都有突出的花台。

鴻川行花台下是一個匾額框上面有東泰店號。匾額框的左右有類似聖誕節的花圈與彩帶……





坤樹藥材與百勝堂、鴻川行做比較,坤樹的裝飾比較簡單,不過也有巴洛克式的山牆,

山牆也如前兩棟為壁龕式。而壁龕中央則為日式家紋裝飾。







 

聯華食品原本是在當時號稱為北台富賈之一的李春生所擁有的房子,後來賣給聯華食品(元本山)。

整棟建築的立面呈現凸出弧形,十分雅致。

山牆也是採用壁龕式,中央是一扇假窗,三樓的柱子採用雙圓柱,三樓弧形窗框的設計相當特別。

 




鼎晟藥行山牆有蚌殼形裝飾,中央有勳章飾,看似一顆蚌殼中一顆珍珠。

貫穿二、三樓的方形柱子,氣勢非凡。二樓窗框的兩側以圓柱為造型。

 


 

福泰藥行壁龕式的山牆,壁龕兩側有貝殼飾、團花。

三樓的三個窗框,中央為拱形,兩側為方框。與旁邊兩棟不同的是,二三樓都有花台。

 

 

大部分人所熟知迪化街的中藥行、南北貨、布行等,多集中於迪化街南段的中街、南街,

而迪化街北段(原名為杜厝街、普願街、中北街)店鋪型態則與南段有比較大的差異,店鋪經營

多與當地居民生活息息相關。

 


老綿成燈籠於1915年創立,迄今仍堅持以手工製作燈籠,供各大廟宇使用。

 

昔日家族辦喜事時通常需要用到傳統糕餅,就一定會到李亭香訂購,

以前李亭香是三層樓洋樓式店屋,可惜已經改建

 






 

迪化街傳統街屋的整建已延伸至臨近台北大橋頭的北街 ;

新近整建好的街屋, 有著連續的亭仔腳;

也吸引了藝文團體或機構的進駐…..

 

 

只是畢竟此處已遠離一般遊客所造訪的南街甚遠,

整體而言是比較冷清點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