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村」原名「陜西庄」,位於彰化平原的秀水鄉,此處溪流蜿蜒,修竹蒼翠,頗富田園之勝。
陜西村現有居民400戶約1600人,村民60%都姓林,其餘多姓張、李、吳等。
相傳300多年前,民族英雄鄭成功舉兵收復台灣時,有72位將士隨同征戰,其中有一位叫做「馬信」的陜西籍
部將,曾經當過清朝台州的守將,後來投效鄭成功反清復明。
當年,馬信率部從彰化的鹿港登陸,之後進駐秀水即現在的陜西村一帶。
在當地,他一面整訓隊伍,守衛家園,一面寓兵于農,墾殖開拓。
後來馬信在一次作戰中不幸陣亡,他的同鄉戰士們就在當地落籍定居,繁衍生存。
為了紀念馬信的功績,後人在村頭為他立碑建廟。
可能馬信生得面目黧黑,人們習慣稱其為「烏面將軍」。
因此,這廟宇雖然名叫「馬信廟」,但當地村民習慣稱之為「烏面將軍廟」。
1976年9月3日,彰化縣舉行全縣小學校長會議,台灣省教育廳的陜西籍督學<徐秉琰> 在翻閱學校
名冊時,無意中發現一所小學名叫「陜西國小」,當時就覺得很奇怪,便向縣教育局人員打聽
這間小學之所在,決定擇機訪查。
次年6月,徐秉琰前往「陜西國小」所在村落多方探查研究,最終確認陜西村民的先人是由
陜西先遷至福建沿海,明末清初遷到台灣,並定居此地從事農墾活動。
從此也開啟了兩岸同鄉的交流…..
昔日陝西庄,包括今日金興村及原港漧村,後來逐漸分割而自成村落,
居民多數泉籍,以林、張、李等姓為多。
話說清康熙中葉以後,漢人移民的腳步遍及於此地,
泉州福佬人施長齡、楊志申、吳溶及客家移民張振萬等豪族,或者由鹿港登陸,或者由諸羅北進,
招徠佃戶著手進行大規模之開墾事業,以線東、線西各堡為根據地,著實向其他諸堡推進。
有著百多年歷史的吳厝,隱身於陜西村水尾巷中,與埔崙村相距不遠。
吳厝先祖也來自福建省安溪縣,先是在港墘村落戶,後來遷居到此開墾。
吳厝的建築加上庭院廣場約三千六百餘坪,附近所屬農地約四十甲,世代都以種田居多。
吳厝的格局為三合院,有門樓與內外埕,正廳前有拜亭,捲蓬頂每邊三石柱,護龍相當長,
右護龍共十一間,左護龍共五間。 門樓上書有「延陵衍派」的字樣 ,說明其原由。
吳厝建築還是相當講究,正廳之門自裙堵、腰板、身板、頂板皆有木雕,門樓有鳥踏,
用葫蘆收邊,山牆沿規帶有泥塑及花籃,花籃一直垂到鳥踏。
吳氏家族成員約二百多人,部分遷居外地,現在居住古厝與附近約有百餘人。
陜西村前村長吳水益指出,吳厝是其祖父吳天送所興建,至今已百多年,
吳天送下有六大房,後又傳了二十幾房,人丁興旺,祖厝目前還是祭祀公業,大家都非常
愛惜,經常整修保持,保有濃厚的鄉村與家族氣氛。
吳厝正廳之前建有軒亭,此與福佬客聚落民宅的建築格局極為雷同,
看來是客家族群特有的民居特色;
同時也有地域上的關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