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鎮市原名張路寮,最早居此為平埔族的宵裡社群,清康熙、乾隆年間,廣東客籍人士陸續
移入開墾,原住民退守南邊山區,居民為保護行旅安全,乃設崗哨看守,客語謂之為…張路寮,
日後人口愈趨集中,地方逐漸平靜,遂改稱安平鎮,於大正九年(1920) 再改名平鎮迄今。


王家開基主十三世王克師祖籍為廣東省饒平縣人,生於康熙年間,

雍正三年與侄仕福公渡海來台,初至淡水上路,定居於新莊,於雍正六年(1728)遷居至南崁,
經數年辛勤努力,墾拓有成,十四世祖仕甲公於嘉慶年間興建祠堂一座,並取名為植槐堂





仕甲公生有三子,其中十五世天恭公再遷
往南勢,開枝散葉,另建一座祠堂同樣叫植槐堂,
後代子孫中也有以三槐堂為堂號者……





植槐堂又稱為三槐第,其典故是因其祖先王祜於庭中植有三棵槐樹得名。



王祜曾事宋太祖、太宗為兵部侍郎,為官清廉,生平頗有陰德,嘗在庭中手植三槐

自言後世子孫,必有為三公者,次子王旦位宰相(宋真宗),天下謂之為三槐王氏。



王克師派下後代另建有祠堂,較具規模的有平鎮東勢柑園以及埔心兩處

本篇介紹的正是位於柑園路內的王屋 。





王屋門額書有槐堂衍慶字樣,大約是在咸豐年間建造的,距今已經有一百多年。
王宅屬於四合院建築,呈現原始的古樸風情,最大的建築特色採取二進式的格局,
在以前來說,是屬於大戶人家的建築設計。

對於平鎮「槐堂衍慶」的介紹資料並不多,只知屋主是王年錄先生,

其先祖原籍為廣東潮州府饒平縣,由於其祠堂位當平鎮的南勢附近,研判應與
王克師派下為同宗。






柑園路一路上古厝群集,除王屋外,還有葉家南陽堂等古厝建築



清康熙五十八年,葉奕明由陸豐老家,渡海僑居澎湖,娶妻之後,又攜家帶眷來到平鎮
東勢庄定居,帶著七個兒子開墾東勢一後,之後在平鎮開枝散葉,奠定了葉家的基業。





目前在大壟底一帶建有葉奕明公一座, 是平鎮當地重要的宗族派系。
改建前據說為匠師葉金萬的傑作,可惜已改建成富麗堂皇的新穎建築。



然而根據資料顯示:
位於柑園路的南陽堂設有祭祀公業葉諸梁公嘗, 與葉奕明派下應是同宗不同支….



另一支入墾平鎮的葉姓是葉仁奏公派下,大致位於金雞湖一帶,
當地田野之間,尚留有大型祖墳一座….


隔著中豐路與柑仔園相望的平躊地區,正是曾屋所在之地;

曾屋於雍正年間自南部遷入,其族群差可跟葉屋分庭抗禮。



目前留有殘破古厝以及新建公祠一座….

曾氏宗祠忠恕堂於民國87年重修後,將兩側廂房改闢成農村文物館與農村影像館,
期讓後世子孫體會先民蓽路藍縷的農居歲月。



古厝亦有以魯國堂為者,同樣為曾氏族裔。





只是該區位於偏僻村徑之內,

不若柑園容易親近些。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