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山之 擎天崗 竹子湖
擎天崗泛指竹嵩山與石梯嶺一帶的山谷,為火山熔岩所形成的階地,東西長十餘公里,視野遼闊。 由於地勢平坦,又有連綿的草原,所以在清末已是放牧的草原,日治時期更在此成立大嶺牧場。 此地夏季無樹可供遮蔭,豔陽高照,故有「太陽谷」之稱。 時而可見成群的牛隻漫步於草坡之上,綠草如茵、一片幽靜,是踏青聯誼的好去處。 擎天崗是陽明山一處老字號的景點,有彷如歐洲山嶺間綿延不絕的草坡景致。 起伏交錯的山丘草原,點綴 […]
擎天崗泛指竹嵩山與石梯嶺一帶的山谷,為火山熔岩所形成的階地,東西長十餘公里,視野遼闊。 由於地勢平坦,又有連綿的草原,所以在清末已是放牧的草原,日治時期更在此成立大嶺牧場。 此地夏季無樹可供遮蔭,豔陽高照,故有「太陽谷」之稱。 時而可見成群的牛隻漫步於草坡之上,綠草如茵、一片幽靜,是踏青聯誼的好去處。 擎天崗是陽明山一處老字號的景點,有彷如歐洲山嶺間綿延不絕的草坡景致。 起伏交錯的山丘草原,點綴 […]
七星山主峰,海拔1120公尺,一等三角點,是大屯火山群的最高峰,是一個錐形火山, 主要岩石成份是火山熔岩, 而山頂是由七座大小不同的山頭所組成,故稱為「七星山」,主峰呈「山」字形,很容易辨認。 七星山東峰,海拔則為1110公尺,山頂有三等三角點#1104基石,視野極佳。 七星山有三個主要的登山口,分別是小油坑、苗圃(遊客中心)及冷水坑, 海拔分別約為800M、550M、750M左右,主東路線全程大 […]
位於基隆市火車站前忠一路港邊的「海洋廣場」,於民國98年8月19日正式啟用, 主要在基隆港內側海域新建15至30公尺寬的海上原木平台,總面積達5,000平方公尺, 廣場上設有木製礁石、波浪流線雨遮海洋意象造型及『KEELUNG』大型彩色LED字體, 可讓國內外旅客蒞基時,不分日夜都能感受基隆的城市魅力, 同時,別出心裁架設國內少見景觀玻璃橋,串連市區景點。 基隆由於三面環海,港灣深入基隆市區,市府 […]
「金寶山」1977年創立,初名「金山安樂園」。 當時創辦人曹日章先生鑑於傳統墓葬雜亂無章,嚴重破壞自然環境,乃響應政府「公墓公園化」政策, 率先闢建佔地逾百甲之景觀墓園。 1986年興建的金寶塔,並整合宗教、藝術、人文之深度內涵與建設。 園區內的「雕刻公園」以五行大地的創作理念,傳達現代人的生命美學,展現生命棲息地應有的莊嚴。 結合藝術靈思與大地景觀之美,堪稱台灣的「雕刻之森」。 園區設計除了宗教 […]
金山三界地區範圍包括三界村、六股村、西湖村、兩湖村, 以三界公(聖德宮)為信仰中心的周邊聚落稱之。 地理位置本區包括金山平原的大部份(六股村、三界村)至半嶺、西勢湖山、尖山等山區(西湖村、兩湖村), 本區聚落共同信仰『三界公』,聚落開發約為240年前,聚落間居民多有親戚關係。 磺溪為本區最大河流,自重和村磺溪頭而下切入金山平原,磺溪頭以上群山圍繞落差大,進入金山平原後水流 平緩河 […]
日治時期的金山庄轄域內分為頂中股、下中股、頂角、中角四個大字。 下中股大字下有「南勢湖」、「焿子坪」、「坑子內」、「南勢」、「田心子」、「月眉」、「龜子山」、 「水尾」、「磺港」、「金包里」、「社寮」、「崙子頂」小字名 ; 頂中股大字下有「三重橋」、「大孔尾」、「死磺子坪」、「林口」、「茅埔頭」小字名; 頂角大字下有「馬鞍格」、「磺溪頭」、「竹子山腳」、「牛埔子」、「葵扇湖」、「倒照湖」、 […]
日治時期的金山庄轄域內分為頂中股、下中股、頂角、中角四個大字。 下中股大字下有「南勢湖」、「焿子坪」、「坑子內」、「南勢」、「田心子」、「月眉」、「龜子山」、 「水尾」、「磺港」、「金包里」、「社寮」、「崙子頂」小字名 ; 頂中股大字下有「三重橋」、「大孔尾」、「死磺子坪」、「林口」、「茅埔頭」小字名; 頂角大字下有「馬鞍格」、「磺溪頭」、「竹子山腳」、「牛埔子」、「葵扇湖」、「倒照湖」、「六 […]
石碇山城距離台北市不到三十分鐘車程,美食、良景、人文近在咫尺, 就等你起身一起探訪。 石碇千島湖的入口就在台9線27.1公理,轉入永安里後,大約一公里多,左側有房子,附進右邊有條小道路 進去後大約200公尺就能看到如千島湖的景,路沒很大開車請小心! 到八卦茶園,可由北宜公路27.1公里處進入,在永安社區右轉, 遇獅仔頭坑道路13-20號牌子前右轉,循指標即可抵達, 石碇早期為媒礦的主要地區,也 […]
開著車緩緩駛入大同鄉即遠離城市的喧囂,彷彿進入了另一個世界,沿路開滿嬌豔美麗的櫻花, 隱約注入一股幸福的氣息,「寒溪櫻花」被選為蘭陽十八景之一, 每當初春的季節,山櫻花開滿古魯山坳,如霧雲如彩霞。 玉蘭茶園山位於大同鄉松羅村玉蘭社區旁。 由於玉蘭位於蘭陽溪中游,三面環山,一面與蘭陽溪對望,因地利的優勢,居住此地的居民大多以種植茶葉為生。 目前玉蘭茶園山上,茶葉沿著山坡而種,種類共有青心烏龍、包 […]
三星在清朝時期稱為叭哩沙湳,乃噶瑪蘭平埔族pressionowan社的漢譯,意思原為竹子,漢譯作叭哩沙湳。 而且,該社原址在宜蘭 縣五結鄉新店村婆羅辛仔宛一帶,可能道光二十年(1840)前後遷栘至三星。 然而,依據相關歷史文獻資料來看,叭哩沙湳地名可能早在這之前即已出現。 在漢人尚末進人宜蘭平原前,噶瑪蘭平埔族人早已定居這個地方, 而且沿著溪北、溪南的河道過著狩獵 捕角的生活。 漢人自1796年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