黟縣 西遞村古民居 (二)
西遞村始祖原為唐昭宗李曄之子,因遭變亂,逃匿民間,改為胡姓, 西遞因而屬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胡氏聚居村落。 部分村民從1465年起開始經商,並於經商成功後大興土木,建房、修祠、鋪路、架橋。 在17世紀中葉,村民中有人從經商轉向官場所產生的影響使村莊得到發展。 18世紀到19世紀,西遞的繁榮達到最頂峰,當時村裡有大約600戶居民。 西遞村中一條主道貫穿東西,與其兩側各一條與之平行的街道一起 […]
西遞村始祖原為唐昭宗李曄之子,因遭變亂,逃匿民間,改為胡姓, 西遞因而屬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胡氏聚居村落。 部分村民從1465年起開始經商,並於經商成功後大興土木,建房、修祠、鋪路、架橋。 在17世紀中葉,村民中有人從經商轉向官場所產生的影響使村莊得到發展。 18世紀到19世紀,西遞的繁榮達到最頂峰,當時村裡有大約600戶居民。 西遞村中一條主道貫穿東西,與其兩側各一條與之平行的街道一起 […]
西遞村始建於11世紀的宋朝的元祐(宋哲宗)年間, 由於河水向西流經這個村莊,原來稱為「西川」。又因為在村西古有驛站,稱「鋪遞所」, 故而得名「西遞」,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稱。 西遞始祖為唐昭宗李曄之子,因遭變亂,逃匿民間,改為胡姓, 西遞屬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胡氏聚居村落。 胡家從1465年起開始經商,他們經商成功,因而大興土木,建房、修祠、鋪路、架橋。 在17世紀中葉,胡家中有人從經商轉 […]
盧村最具典型、最有特色的是木雕樓,它體現出徽派民居的精華。 盧村木雕樓是由七家裡民居組成的木雕樓群, 主要包括志誠堂、思濟堂、思成堂、玻璃廳等宅院。 盧村現有保存完整的明清古民居65餘幢, 特別是盧村木雕樓,被譽為「徽州第一木雕樓」。 盧村木雕樓由七家古民居組成的木雕樓群, 包括志誠堂、思濟堂、思成堂、玻璃廳等宅院, 這七家木雕樓群都是盧氏33世祖盧幫燮於清道光年間建造, 盧幫燮人稱盧 […]
黟縣境內至今仍存有保護完整的古民居3600幢,為皖南之首。 西遞、宏村、南屏、關麓、屏山等古民居建築村落布局嚴謹,工藝精湛,蘊藏著極其豐富 的文化內涵,其中西遞、宏村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黟山竹枝詞》是吟詠古徽州黟縣的創作,多記風土民情、山川形勝。 俞正燮有竹枝詞:「兩般勝貴米與錢,大業從來說墾田;人眾真難為造物,苞蘆已值到山顛。」 又「幾層小樓傍山隈,六尺地從三戶開;遊客不知 […]
黟縣,安徽省黃山市下轄的一個縣。面積847平方公里,人口10萬。 黟縣是黃山市最小的一個縣,也是最古老的縣之一。 黟縣古稱黝(黟的異體字,音同黟),始建於秦二十六年(-221)。 西漢鴻嘉二年(-19)六月,黝縣改為廣德國。鴻嘉五年,廣德國被廢除,復稱黝縣。 王莽始建國二年(10),黝縣改稱朔鹵,屬丹陽郡。建武元年(25),復稱黝縣。 1950年屬太平、石台的美溪、柯村、宏潭劃歸黟 […]
中國歷史上的傳奇女子賽金花,其故居景區在黃山和西遞、宏村之間, 修繕過程中運用了徽州傳統的造園手法,疊山、理水、建築、植物集徽文化的諸多元素、 與黟縣世外桃源般的自然美景於一體,因地制宜,巧於構造,將自然美景裁剪入園, 是人工山水園與自然山水園的完美組合, 園中主要景色多變化,從人物、歷史、文化角度來看, 皆具極高旅遊觀賞價值。 賽金花,原名鄭彩雲,十二歲時隨父親遷居徽州, 因家道衰敗,年少的 […]
太平湖原是一條流了五千年的大河,河的兩岸是山城古鎮, 河的下游便是有名的青弋江。 1957年,原蘇聯國家承諾援助中國修築100個水利工程, 修建陳村水庫便是其中之一。 陳村水庫在黃山區的太平縣與涇縣交界的地方, 當時一同設計修建的還有浙江的新安江水庫。 新安江水庫成了千島湖,而陳村水庫就成為目前的太平湖……… 太平湖在1970年建成並開始蓄水,在此之前,搬遷了兩 […]
黃山四絕之一的溫泉古稱湯泉,源出海拔850米的紫雲峰下, 水質以含重碳酸為主,可飲可浴。 傳說軒轅黃帝就是在此沐浴七七四十九日得返老還童,羽化飛升的, 故又被譽之為靈泉。 黃山溫泉由紫雲峰下噴涌而出,與桃花峰隔溪,是經遊黃山大門進入黃山的第一站。 溫泉每天的出水量約400噸左右,常年不息,水溫常年在42度左右,屬高山溫泉。 黃山溫泉對消化、神經、心血管、新陳代謝、運動等系統的某些病症, 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