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建築
尋訪 馬公街道 日治建築
日治時期,根據調查,澎湖馬公當地之人口密度不僅位居全臺第一,較之日本本土亦僅次於東京及大阪….加上馬公一直以來為澎湖唯一對外貿易的正式港口,有鑒于此遂有大正元年(1911) 澎湖聽長<橫川虎次>提出馬公<市區改正>之許可申請….. 針對馬公港碼頭之擴建,早在明治三十六年,即開始進行局部填海工程 明治四十年(1907),第二次之港口擴建,主要為從小南門 […]
日治官廳(五) 臺中市役所
<臺中市役所>興建於明治44年(1911)為仿歐式建築,是台中地區鋼筋混凝土建築的嚆矢。日治時期原為<台中廳公共埤圳聯合會事務所>,後來作為<臺中市役所>,為台中市的行政官署。位於民權路與市府路交叉口……之前作為<臺中市政府交通旅遊局> ,現則定位為<臺中故事館> 市役所所在位置在於舊東大墩街南邊。附近以公有建築( […]
臺南公會堂 吳園藝文之家
<臺南公會堂>位於民權路二段,即現今<臺南社教館>,其址原為清代地方士紳<吳尚新>所建之<吳園>,內有亭台樓閣、假山、池塘等設施日治時稱<臺南公館>,後來稱<臺南公會堂>,為當時市民及文人雅士重要集會場所… 關於<吳尚新>的記載: 吳尚新(1795-1853),本名吳麟,字勉之,號勵堂…. […]
日治官廳(四) 臺南州廳
日治時期行政區劃於大正九年(1920),進行廢廳置州,共設五州二廳,臺南州下轄兩個州轄市: 臺南市,嘉義市(1930年升格),轄下尚包括斗六,虎尾,北港,嘉義,東石,新營,曾文,新化,北門及新豐十郡,,,州廳即設於台南市內,今為<臺灣文學館> 1910年,台南廳長<松木茂俊>以公文上陳總督府,請建台南廳舍。原預計建於清<鴻指園>舊址(日治初期充為陸軍營舍),最後 […]
橋頭 臺灣糖業博物館
高雄糖廠舊稱<橋仔頭糖廠>,是台灣第一座現代化機械式製糖工廠,創建至今已有百年歷史,被列為縣定古蹟,製糖廠、社宅等昔日古物保存完好,沿襲自日據時代的兩座事務所不但具有歷史意義,外觀面貌也是一絕….. 高雄糖廠除了相當重視糖業文史的保存外,當地縣政府並不定時在糖廠內舉辦藝文活動,廠區內留進駐一批藝術工作者,他們留下部份作品與糖廠景物融為一體,成為最佳的裝置藝術。糖廠亦有行駛觀 […]
日治官廳(三) 臺中州廳
光緒十三年(1888) 臺灣建省,選定於彰化縣橋孜圖地方建立省城,十五年起工,十七年二月略成,周六百五十丈,,,,,銘傳一去,其事遂止,,,,,日治後,1901年改置臺中廳,城牆悉為拆除,,,,1920年改制,設臺中州,遂有<臺中州廳> 光緒甲午戰後(1895),日本據有臺灣,初期改府為縣,1897年改六縣三廳,後又廢縣設廳,至大正九年(1920) 實施地方制度改正,廢廳設州,州下設市 […]
九曲堂 泰芳商會鳳梨罐詰工場
關於<葉金塗>,另外於高雄縣大樹鄉<九曲堂車站>前,亦留有一有關之歷史建築物,,,,,< 泰芳商會 鳳梨罐詰工場>而這<九曲堂 泰芳鳳梨會社>的經營者,正是來向大稻埕的這位鳳梨大王 話說高雄大樹鄉因土壤及氣候適中,成為日治時期鳳梨主要栽種地區,,,,又因九曲堂車站具備的運輸功能,大多數鳳梨會社軍於車站附近設立工場及辦公室其中包括有<振南鳳梨會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