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流故居(三三) 台南 東門 許嵩煙宅
東門路,為臺灣臺南市聯外道路的交通大動脈,為臺南市銜接高速公路仁德交流道聯絡道路,以及通往仁德、歸仁及關廟交通要道。東門路屬於縣道182號的一部份,呈西北-東南向。因經過臺灣府城東門城而名。 17世紀,荷治時期於台南沿海建立臺灣街及普羅民遮街,成為當時島上漢人主要聚落之一。1661年,明朝將領鄭成功入臺灣,改普羅民遮為明京,設承天府。 將府城依十字街為軸線分為四坊,由市街中心向東延伸的大街和其周圍 […]
東門路,為臺灣臺南市聯外道路的交通大動脈,為臺南市銜接高速公路仁德交流道聯絡道路,以及通往仁德、歸仁及關廟交通要道。東門路屬於縣道182號的一部份,呈西北-東南向。因經過臺灣府城東門城而名。 17世紀,荷治時期於台南沿海建立臺灣街及普羅民遮街,成為當時島上漢人主要聚落之一。1661年,明朝將領鄭成功入臺灣,改普羅民遮為明京,設承天府。 將府城依十字街為軸線分為四坊,由市街中心向東延伸的大街和其周圍 […]
南州舊名「溪州」,因鄉內有溪洲溪流過而得名。大正九年(1920) 地方改制,將此地劃入「林邊庄」,由高雄州東港郡管轄。戰後改隸屏東縣。1951年3月奉准自林邊鄉分出,設立「溪州鄉」。然因各地以「溪州」為名之所甚多,為有所區別,並取「南州出賢人」之意,於1956年易名為「南州」。南州鄉原為蠻荒沼澤地帶,自明鄭起,先民絡繹來台屯墾。1818年利用洪水沖刷之深淵大水堀,開鑿運河,直通七塊厝大堀頭,興築七 […]
崁頂於屏東縣西部,地處屏東平原西南。明鄭時期為鳳山八社平埔族「力力社」馬卡道族墾居之地漢人在大約康熙三十年〈1691〉之後沿著力力溪〈東港溪〉、下淡水溪〈高屏溪〉新園港西村一帶進入崁頂開墾。 崁頂在日治初期曾隸屬鳳山縣潮州支廳崁頂庄,大正九年(1920)地方制度改革,崁頂劃歸新園庄,劃歸高雄州東港郡管轄。 戰後,新園庄內的崁頂、力社、洲子、過溪子再次獨立組成崁頂鄉。 鄉境轄區原有大小部落取其大者為 […]
位於彰化員林鎮中山路旁「曙橋」的張家園邸,建於日治昭和十二年(1937),有別於一般豪邸壯闊之氣派與細瑣繁複的裝飾,單純以簡潔的線條勾勒出空間層次的趣味,呈現出往昔地方仕紳名流的另一種閒情雅致。 「曙橋園邸」基地廣闊(數千坪),主體建築面積卻僅百餘坪,宅邸建築退縮道路近百公尺,園邸綠意盎然,清新優雅,有一種「結盧在人間而無車馬喧」的寧靜趣味。 而從園邸的草坪與週邊留存的水池、涼亭等休憩造景設施,可 […]
康熙末年,總兵<藍廷珍>及其族弟<藍鼎元> 奉命平定朱一貴事件後,其麾下數百名士兵卻不願離開,嫡孫留在阿里港從事開墾;雍正年間亦有<藍仲觀>、<莊鄉生> 等人率族人來此開墾,因而逐漸形成聚落。乾隆年間已有「阿里港街」之稱。而藍家正在里港地區最有影響力的望族代表….. 藍家古厝佔地廣達千餘坪,原來是傳統的閩南式建築,主要建材是從福建漳州運來 […]
一棟兩層樓的日式洋房矗立在新埔小鎮的主要街道上, 斜對面就是有名的陳氏宗祠…..外表古意又顯氣派的樓房, 建於昭和十年(1935), 原為新埔鎮前鎮長<潘錦河> 先生的故居 現在這棟洋房的內部 已經改裝為人文餐館—< 桂花園 > ,提供一個休憩及用餐的空間 按<新埔鎮志> 記載:新埔潘家以糕餅、製油、雜貨起家發跡,店號為「金和號」,為新埔 […]
楊雲祥(1888-1966),為「楊長利」派下的第七代裔孫,曾任大內首任庄長,以及信用組合組合長。台灣光復後,以高齡當選台南縣第一屆民選縣議員(1951-1953),並擔任大內鄉農會理事主席。 其故居隱身於大內內庄的婉蜒巷弄之內,庭草蔓生, 大門深掩… 穿梭在內庄的巷弄,心想名流故居應位於顯要之處, 卻納悶因何未能輕易尋獲? 只好就近詢問當地街坊婦人,告知於巷底左轉高牆內可尋得, 遂前 […]
嘉義縣< 溪口鄉> 東接大林鎮以三疊溪為界,北以華興溪與雲林縣大埤鄉為畔。該兩溪於溪口所在地約一公里處交叉合流直奔北港溪形成雙溪咽口, 遠在二百多年前,先民由福建、廣東兩省遷移來台定居於此,鑒於當時環境而取名為「雙溪口」。 日治時稱為「雙溪口區」,至大正九年地方制度更改廢區置庄,並將「雙溪口區」改為「溪口庄」民國三十四年光復之後將「溪口庄」改名為「溪口鄉」。 報導中指出所謂的老街即今之 […]
「望遠樓」與合院宅邸為大林鎮甘蔗崙望族 <陳瑞祥> 所構築,初建於大正十年前後(1921-1922),其格局為先建三合院後再建前面的洋樓,以「登高望遠」之幽遠寓意命名為「望遠樓」,當時洋樓是<陳瑞祥> 招待日本商社與地方仕紳飲酒作樂的酒樓。 < 陳瑞祥> 以經營碾米廠起家,因投資買賣製糖會社株票(股票)發跡,其後成為地方富豪。 「望遠樓」與其後的三合院為一棟中西 […]
<姜阿新>北埔富商,明治三十四年(1901)出生,民國71年(1982)歿。 畢業於台北國語學校(台北師範學校前身),曾於日本東京明治大學就讀,擔任過由日治時期的 <竹東茶葉株式會社> 董事長。 姜阿新故宅位於北埔老街 ,和金廣福 , 天水堂以及慈天宮接鄰,是一座外觀具有巴洛克風格的宅第。 光復後,姜阿新成立<永光股份有限公司>,自任董事長,以紅茶外銷為主,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