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官 赤崁 劉家古厝
梓官地名由來相傳自鄭成功率軍民來台後,有漳州人姓王、鄭、蔡、歐、蘇各姓同移居本地, 其中王梓家的勢力最大,受居民尊稱為「梓官」(先民凡有權勢者被取其名,後加「官」字以尊稱), 故地名為梓官,2010年12月縣市合併,更名為梓官區。 赤崁是梓官區的三大舊部落之一,目前的行政區劃為赤東、赤崁、赤西三個里, 由於與海相鄰,在天然災害的侵襲之下,海浪吞噬了陸地,日積月累造成了民房的流失, 自從堤防建造之後 […]
梓官地名由來相傳自鄭成功率軍民來台後,有漳州人姓王、鄭、蔡、歐、蘇各姓同移居本地, 其中王梓家的勢力最大,受居民尊稱為「梓官」(先民凡有權勢者被取其名,後加「官」字以尊稱), 故地名為梓官,2010年12月縣市合併,更名為梓官區。 赤崁是梓官區的三大舊部落之一,目前的行政區劃為赤東、赤崁、赤西三個里, 由於與海相鄰,在天然災害的侵襲之下,海浪吞噬了陸地,日積月累造成了民房的流失, 自從堤防建造之後 […]
前台南縣有許多地名中有「營」字,全都和鄭成功的軍隊駐屯有關,其中「後營」更是鄭成功開臺的第一營。 1661年鄭成功軍隊從鹿耳門進入臺江內海,需要在前線的後方擇地安營,以作為後勤支援的基地,當時後勤部隊便選 中此地,稱為「後營」,此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後來台灣歸入清朝版圖後,原本駐在後營的鄭軍大部分都被遣回大陸的原居地,後營的軍事色彩消失, 轉變為樸實靜穆的農村。 後營雖然比不上今日西港仔市街上的繁 […]
學甲為平埔族居住地,學甲即平埔族西拉雅族番社之譯音地名,有一說為學甲即史椰甲社。 明末鄭成功趕走荷蘭人佔據台灣實施屯兵墾田,時福建、漳泉兩地忠於明室者多從鄭成功入台,經年累月, 人口逐漸增加,結成部落, 隨後漳、泉百姓移住者日眾,「西拉雅族」漸循入深山,學甲遂為漢人居住之地。 日治初期,學甲臨近沿海的地區住民,群起抵抗,誓不屈服,紛紛組織抗日軍,在大埔口(今之平東里) 與急水溪(宅港里二 […]
日治時期之初,百戶以上的庄頭在西港地區並不多見,八份可是其中之一。 想像當時之熱鬧繁華,地靈人傑,當地的姑媽宮還曾為諸羅縣九大廟宇之一。 當時清朝政府還頒有一皇敕「文官下轎,武官下馬」的「下馬樟牌」。 相傳乾隆四十九(1784)年某日,有位姑媽宮(今西港東方陳姓庄民於今曾文溪畔安定鄉菅寮村北的 「十八欉松(榕音ching)凹湖」發現一艘書寫「代天巡狩」的王船,傳係放自安定鄉蘇厝村長興 […]
東竹林位於檨仔林西南方,以前遍地長滿了莿竹林,和港東村的烏竹林連成一氣, 因位於這片竹林的東邊,因此稱之為東竹林。 西港區的名稱來自過去臺江內海港口之一的「西港仔港」與港口周邊的市街「西港仔街」, 後人將「西港仔」簡化成「西港」。 至於「西港仔」一名的由來, 則有位在「直加弄港」(今安定區)西邊或後營(今西港區後營里、營西里)西邊等說法。 西港在過去大部分是臺江內海的一部分,剩下的陸地則可 […]
官田里舊稱「官佃」。清光緖21年 (1895) 清廷於甲午戰爭中戰敗,將臺灣、澎湖割讓給日本,至此成為日本殖民地, 並以特別條例設置臺灣總督府以統治臺灣。 此時官田區分屬於臺灣總督府嘉義縣善化里東堡、赤山堡、茅港尾堡與麻豆堡。 在日本治臺的50年之中,其行政組織與區域歷經8次之多的更迭, 而其中影響官田區最顯著者,在於明治34年 (1901) ,日本政府實施街庄社制度,將善化里東保管內之番子渡 […]
大內區原為平埔族西拉雅舍的四大社目加溜灣社支社『新社仔』,約在1565年沿曾文溪進入大武壟社故地 的內霄里、拔馬二社,並在今日大內區境內的頭社、嗚頭、大山腳、燒灰和竹圍斗等地方安居營生; 漢人在大內的拓墾始於清康熙年間,當時福建省漳州府龍溪縣楊氏家族有九位兄弟,其中的六位兄弟隨楊氏宗親 來台拓墾,最早從漚汪溪口登陸,同行的其他楊姓宗親在蕭壟(今佳里鎮)拓墾,楊氏六兄弟則繼續沿著灣裡溪(今曾文溪) […]
那拔里位於新化區最東北側,其中臺灣省畜產試驗所、軍事用地即佔里域一半。 大部分居民集中於東北方的那拔林聚落。里名由來是根據主要聚落-那拔林而得名,故稱之為那拔里。 據說那拔林在以前未開發的年代,芭樂很多,面積大約佔了當地的三分之一,而且產量多。 幾百年前,從大陸移民來的人來到這裡,看到這裡芭樂又大又甜,所以有人決定把這裡命名為— 那拔林, 也就是「番石榴」的台語發音。 這樣的說法有待 […]
從熱鬧的關廟市區中心出發,沿著省道台19甲線(關新路)往北行去,可以先感受到略微下陷的地勢, 經過許縣溪河道,再往北行經過南二高關廟交流道後,就來到了關廟區下湖里。 說到下湖里的歷史發展,最早可溯及漢人來台以前的西拉雅族新港社群生活地域, 大約在明鄭時期,就已經有漢人入墾,當時屬「承天府萬年縣保大里」範圍內。 清領時期本里改屬「福建省台灣府台灣縣保大東里」,一直到清代中葉以後, 根據清同治13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