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園 烏龍 林淵源古厝
明朝末年,福建省龍溪縣人黃上房、蕭發現、王非、鄭光殿等攜眷二十餘人,渡海來台定居, 逐於本鄉之西北方,下淡水溪(現為高屏溪) 旁原野(現今田洋村西邊河川地), 隔下淡水溪與大寮鄉老鼠洲(現為會結村)遙遙相望,開拓原野成田園並形成村莊。 因為建庄於新闢成之田園(旱田),故稱之為「新園」, 此即為新園庄之由來。 大正九年(1920) 實施街庄制度,同時變更行政區域,從原有之九庄(五房洲、 […]
明朝末年,福建省龍溪縣人黃上房、蕭發現、王非、鄭光殿等攜眷二十餘人,渡海來台定居, 逐於本鄉之西北方,下淡水溪(現為高屏溪) 旁原野(現今田洋村西邊河川地), 隔下淡水溪與大寮鄉老鼠洲(現為會結村)遙遙相望,開拓原野成田園並形成村莊。 因為建庄於新闢成之田園(旱田),故稱之為「新園」, 此即為新園庄之由來。 大正九年(1920) 實施街庄制度,同時變更行政區域,從原有之九庄(五房洲、 […]
有關上蚶、下蚶村名源由說法如後 : 上蚶又叫上村村,是因昔日萬丹中港溪,流到萬丹埤成為一內港, 其埤頂為前港,埤下為後港,港之西方有兩塊如蚶形貝殼式的地形, 居住在前端蚶形區的叫上蚶,而後端蚶形區的叫下蚶……. 又有人說:下淡水溪沖刷下蚶地區,成為湖泊盛產蚶仔,蚶仔是貝類的一種(蛤), 而下蚶先民定居在湖泊盛產蚶仔的下方,才叫下蚶,同理上蚶就在產蚶區的上方。 日治時期,上蚶 […]
美濃舊稱為『彌濃』,其地名之由來,有一說為,美濃地方過去的先住民是曹族四社之一『美壟族』的分布之地。 或有可能取自平埔族『瀰力社』與溪名『荖濃溪』,各取一字併成地名。 清雍正十三年,有林姓兄弟來此開墾,籌建土地伯公廟,其開基碑文上有「瀰濃」等字樣, 後定庄名為「瀰濃」,意謂該地以水為源,汲用不息之意。 乙未割台之後,在台日本人因懷念山明水秀的故里美濃,遂將「瀰濃」改稱之為「美濃」。 舊名「瀰濃」早 […]
《淡水廳志》記載︰黃驤雲,字雨生,中港頭份莊人,籍嘉應州,參將清泰子。道光己丑進士,籤分工部。 黃氏祖籍為廣東鎮平(今蕉嶺),其父親黃清泰(字淡川)早先居住在美濃竹頭角地區,父子世居美濃地區。 黃清泰在乾隆51年(1786)林爽文之亂時奉命率領鄉勇保衛鄉土有功,為軍功義首,戰功賞七品軍功官銜。 而歷任嘉慶11年(1806)竹塹守備,占艋舺都司缺。艋舺營改為游擊編制後,又擔任艋舺營游擊,再調任彰化都 […]
圓潭在旗山北隅,圓潭農場是台糖公司當年種作甘蔗的大本營,地區涵蓋甚廣,包括圓富及中正兩個里。 屬於旗山北隅還有兩個里,一為鄰近市區的永和里,一為旗山的極北版圖大林里。 旗山到甲仙的台21號道路從旗山北隅貫川而過。 走在這段省道上,最大的特色就是沿途都可欣賞到一望無際綠油油的田園風光,早年香蕉出口鼎盛時期, 沿途只見清一色的蕉園,如今則是椰林、蕉樹、水稻及其他果園交錯,倒也多了點錯落之美。 除了自 […]
旗山舊名叫蕃薯寮,它的名稱由來是這樣子的: 據說有一老太婆,在現在的土地公廟旁,煮蕃薯 湯,提供來往客商, 久而久之,這座賣蕃薯湯的 草寮名聲傳播四方。而『蕃薯寮』的名稱也因此 而來。 旗山區原為西拉雅平埔族的馬卡道支族大傑巔社 (Taburian)的所在, 乾隆二十八年(1763)大傑顛社北移至口隘庄(今日圓潭)及尾庄之間; 乾隆二十九年(1764),續修台灣府志載:「大傑顛社,今番民移隘 […]
隱身於七星里南勢湖的呂家古厝,已有百餘年的歷史, 是高雄現存規模最大、形制最完整的傳統民居聚落, 也是墾民時期土埆厝建築的代表作之一。 呂氏古厝的建築屬於二進多護龍合院,主要建材為土埆、砌磚,形制上維持著前高後低的傳統尊卑觀念, 造型雖無華麗的雕工彩飾,卻是早年先民移墾山區惡地形的代表與見證。 「呂氏古厝」為二進多護龍合院,座東朝西偏南,背靠山勢,採前低後高構築。 第一進為門廳,第二進為正堂,形成 […]
楠梓區舊名楠仔坑,更早一點叫作「湳仔坑」,指「楠梓橋」至「興楠橋」一帶,地勢低窪。 自明鄭時期開始漸有閩南泉州、漳州一帶移民來此開墾,至清領時期漸成聚落。 日治初期在此處為臺南廳下轄的「楠仔坑支廳」,今之楠梓區範圍約分屬楠也坑支廳下轄的楠梓坑區西側(今楠梓)、 後勁區北側(今後勁)、仕隆區西南側(今右昌)。 大正九年 (1920) 台灣地方改制,實行五州三廳制,行政區重劃,本區西側(右昌一 […]
梓官區的地名由來有兩種說法:一是相傳自鄭成功渡台後,便有福建漳州富豪王梓率王、鄭、蔡、歐、蘇各姓同移居此地, 由於頗有眾望,而被尊稱為「梓官」;二是認為「梓」指「木匠」,因昔日此地造船業發達,尊稱造船的師傅及木匠為「官」, 以此地為造船師傅及木匠的集中地,故名為「梓官」。 據考證第一個說法較為可信。 日治時期此地初設「梓官區」,後於1910年併入「彌陀庄」,並於1920年劃歸高雄州岡山郡管轄。 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