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螺 七座里 林家古厝
早期的西螺地廣人稀,處處蠻荒未開墾,野生動物如鹿、兔、羌、野豬等到處可獵, 因此平埔族人的生計大多維持漁獵粗耕的半原始生活方式,僅種些稻米、甘薯、蔬菜之類的作物供 主食或佐食,田野到處長滿埔姜、鹿仔樹(構樹)之類的灌木與菅芒、林投樹,可說是一片未開墾的處女地。 平埔族人的聚落為小型非固定性集村,每隔一段時間便會更換住所, 其生產方式是採熱帶原始旱田農耕,栽種黍粟之類的作物,不使用犁耕或施肥 […]
早期的西螺地廣人稀,處處蠻荒未開墾,野生動物如鹿、兔、羌、野豬等到處可獵, 因此平埔族人的生計大多維持漁獵粗耕的半原始生活方式,僅種些稻米、甘薯、蔬菜之類的作物供 主食或佐食,田野到處長滿埔姜、鹿仔樹(構樹)之類的灌木與菅芒、林投樹,可說是一片未開墾的處女地。 平埔族人的聚落為小型非固定性集村,每隔一段時間便會更換住所, 其生產方式是採熱帶原始旱田農耕,栽種黍粟之類的作物,不使用犁耕或施肥 […]
張崇岳古厝位於西螺埤頭里,建於清同治7年間(1868) ,現屋主為張守恭先生。 張家為西螺的望族,其先人在清代是秀才,亦曾擔任日治時期的西螺街長,家族大多書香名門, 近年大多在外地發展,並未居住於此宅。 埤頭張宅與漢光蕭宅同為陰乾土埆磚構造形式,一般作法是直接以預先製成的土埆進行牆面的疊砌, 有時表面敷上白灰保護,建築上亦出現不同的處理方式,即在壁體轉角處及門窗開口處另加斗子砌法 作為收 […]
玉湖社區為傳統農漁村,位於北門區東邊,東接學甲區頭港部落,北鄰本區蚵寮部落, 距二級古蹟南鯤鯓代天府約三、四公里,西與北門里因台17線道路相隔,南邊與仁里里及學甲區交界, 社區內有灰磘港(玉港村)、西埔內(麗湖村)兩個聚落,玉港村與麗湖村,因縣道171道路區分為南北兩側。 民國五十年村民為子弟就學之方便,集資購地向政府爭取玉湖國小設校,當時為平衡玉港村(灰磘港)與麗湖村(西埔內)之爭, 各 […]
據《代天府沿革碑》誌,清康熙末年,漳州府居民結伴渡臺,發現台江東畔有一形若鯉魚之小嶼, 嶼背有沙丘如魚鰭,鯉魚尾部開叉,中有深溝,船筏可自由出入,是天然的漁港;且淺處可養蚶蛤,深處可捕魚, 遂建寮定居於此,名曰「蚶寮山仔」。 清領中葉,因庄民常年遭受水災沖毀魚塭,內海逐漸陸浮但鹽分太重不利農作, 部分居民往南移墾山仔寮(今龍山村)、中寮仔(今中寮村)等聚落時, 為有所區別,則改稱此地為「頂 […]
清領時期頂山地區是臺江內海的一座小島,初以捕魚養蚶維生,先民蓋草寮居住,故名蚶寮山子。 道光三年的曾文溪改道,廣大海埔地浮覆,蚶寮山人開始從事淡水看天塭的養殖,養殖的高利潤讓蚶寮山聚落 不斷擴大,人口擴張之下,帶動鄰近的聚落中寮及下山子寮的開發。 到了日治初期,鹹水虱目魚養殖開始發展,因為經濟效益高,收入豐碩, 聚落面積持續擴大,頂山村人口也持續的擴增。 日治末期1937年,工業與戰爭需要,日人政 […]
七股早期為臺江內海一部分,後因曾文溪改道,臺江內海逐漸陸化而形成陸地,而有漢人進入開墾。 清領時期,有七人合股在此開墾築寮,於是稱為「七股寮仔」或「七股寮」。 1920年臺灣地方改制,在此地設置「七股庄」,歸臺南州北門郡管轄。 戰後改設臺南縣七股鄉, 曾是台灣重要的鹽場所在地,後來則因黑面琵鷺的造訪而聲名大噪。 2010年12月25日臺南縣市合併升格後改稱七股區。 整個七股區可概分為北、中、南 […]
佳里興—-今分為佳化里、禮化里、興化里,明鄭時期置天 興縣治於此,清朝時期置佳里興巡檢於此, 郁永河曾到此旅行 。鄭氏地圖記有「茄哩嶼」,可見當時仍為海汕島嶼。陳第東 番記為「加哩林」, 或者當時島嶼已變成陸地而發生樹林。 按佳里興又寫加里興、加里、佳里、.加輦等名,閩南音均近 「傀儡」即昔時稱番人之意, 可證佳里興最初與蕭瓏同為番社 。又「興」字讀為hin即那裡之意,所以佳里 […]
佳里區舊稱「蕭壠」或「蕭壟」,為平埔原住民西拉雅族社名「Saulang」之音譯, 意為「契約之地」。 昔日蕭壠社與新港社(今新市)、目加溜灣社(今善化)、麻荳社(今麻豆)共稱平埔族四大社。 「蕭壠(Soulang)」一語有「河川曲流處」的意思,剛好可以說明這個聚落的地緣特色。 古代的佳里區位於濱海的蕭壠半島,西南靠臺江內海,北臨古曾文溪(今將軍溪), 當時的蕭壠市街與佳里興尚隔溪分處南北。 […]
1823年臺江內海陸浮之後,清道光年間,有一地主向清政府請領至本地開墾許可,經開墾後 留有農戶或陸續來自曾文溪北岸百姓等,續向地主或官府租佃耕種,至十二佃戶時命地名為 十二佃庄。 在當時,遷至十二佃的共有六大姓,分別為程(口寮)、高(漚汪)、許(大潭寮)、毛(苓仔寮)、 吳(馬沙溝)、陳(中洲、馬沙溝)等。 依據1904所建立之戶籍,當時的十二佃為「臺南廳外武定里媽祖庄」, 後更改為「臺南州新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