鶯歌 尖山 陳家古厝 (蕃仔柯)
鶯歌地名是來自於鶯歌石,舊時稱為「鶯歌石庄」, 地名源自於鎮北山脈屹立一塊鶯狀石而得名。 較廣為人知的傳說是鶯歌石會吐霧食人,瘴氣蔽天,迷人去路。 延平郡王鄭成功率軍擊敗荷蘭人後,行經該處被瘴氣所阻,士卒被鶯歌石吐霧所吞食, 上兵於是開巨砲斷其頸,瘴氣才逐漸地散去。 更聳動的傳說則為相傳1861年,鄭成功率兵擊敗荷蘭人後,安撫各地歸順的原住民, 經過此地聽聞有一隻巨島為害百姓,乃原住民凱達格蘭族的 […]
鶯歌地名是來自於鶯歌石,舊時稱為「鶯歌石庄」, 地名源自於鎮北山脈屹立一塊鶯狀石而得名。 較廣為人知的傳說是鶯歌石會吐霧食人,瘴氣蔽天,迷人去路。 延平郡王鄭成功率軍擊敗荷蘭人後,行經該處被瘴氣所阻,士卒被鶯歌石吐霧所吞食, 上兵於是開巨砲斷其頸,瘴氣才逐漸地散去。 更聳動的傳說則為相傳1861年,鄭成功率兵擊敗荷蘭人後,安撫各地歸順的原住民, 經過此地聽聞有一隻巨島為害百姓,乃原住民凱達格蘭族的 […]
李宅興建於咸豐10年(1860) ,是時,李騰方由附生准報捐貢生後,為顯示科場得意之喜而建。 其建築範圍相當廣大,主要建築的規模為兩落四護龍,形制相當完整…….. 古宅的精華是為木雕,數量多且雕工均屬上乘,門聽前的凹壽部分是本建築的門面,也是雕刻藝術展現的地方, 各類的花草鳥獸,線條柔美而纖細,兼具雄渾,具有極高的藝術水準。 李騰芳古宅,又稱為李金興古宅或李舉人古厝,為 […]
清雍正十一年(1733)漢人已大批湧入清水地區墾殖,開墾秀水、三塊厝、客庄、橋頭、田寮、 後莊、社口、頂湳、下湳、菁埔、埤仔口、山腳、水碓等十三莊。 乾隆元年(1736),客籍墾戶吳瓊華,向張振萬墾號獲得墾批,率族人入墾平埔族巴宰海族﹝Pazeh﹞ 領域之埔地,開闢吳厝庄、公館庄等。 乾隆四年(1739),楊姓漢人入墾十二甲庄(今之高南里),蕭、趙、王三姓則至大甲溪岸開拓海口、牛埔、舊庄等 […]
清水鎮橋頭里自清領時代經日治時期以迄二戰後初期,行政區劃變化甚多, 於清領時代,本地隸屬臺灣縣大肚上堡橋頭莊; 日治時期,大可分為前後兩期,前期隸屬臺中廳沙轆支廳四塊厝區大肚上堡田寮庄, 後期則變更為臺中州大甲郡清水街田寮橋頭; 光復後,方隸屬臺中縣清水鎮。 里內較具有代表性之舊有地名有四: 一為「橋頭庄」,清雍正初年有泉州籍蔡楊二氏入墾該區,昔日在菁埔圳注入米粉寮大排附近之橋樑 是牛 […]
清水昔稱「牛罵頭」,原為平埔族拍瀑拉族(Papora)牛罵社(Gomach)之社域, 地名「牛罵頭」即是Gomach音譯而來,清水地名又稱「寓鰲頭」,則因清水東境有鰲峰山,古稱「鰲頭山」, 大正九年(1920),因鰲峰山麓下「埤仔口」有一靈泉,清澈可鑑,而改名為「清水」。 由牛罵頭遺址發現得知,早在3500-4000年前即有先民,以此為生活場域, 根據荷蘭人於1657年的戶口調查,當時「牛罵社」的 […]
位於龍津村北的小小三合院古厝,從門額上的四德堂號,推測為陳家古厝…… 龍井區,原為拍瀑拉平埔族群水裡社社域,雍正年間,初有林、戴、石三姓墾戶,向平埔族群購地拓墾於 現今龍井區茄投地區一帶,當時尚屬未辟荒地,直到清朝開放華南沿海漢人移民,耕地漸開而形成海埔厝(今龍津里)、 山仔腳(今山腳里)及龍目井(今龍泉里)等聚落。 甲午戰後台灣割讓日本,日治時期制度改正時(1920)取庄 […]
現居台中縣龍井鄉龍津村海埔厝紀氏家族,奉雙溪公等六大柱公為遷台始祖, 紀氏宗祠建築富麗堂皇,號稱全國第一。 紀姓以國為姓,出自姜姓。據《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以國為氏》載, 西周初年,為追念先聖先王的功德,封炎帝的一個後代于紀(在今山東壽光市東南),建立了紀國。 春秋時,紀國被齊國所滅,紀國王族子孫就以國名為姓,世代相傳姓紀。 龍井鄉海埔厝(今龍井鄉福田村),在早期那邊整個庄頭全部都是姓紀的 […]
三崁社區位在外埔區南邊的三崁里,全社區範圍南鄰近臺中市后里區,西接水美里,南為大甲溪流域 與神岡區相隔,是一個相對偏遠與轄小的小聚落,社區產業以農為主。 三崁最有名的景點當推劉秀才古厝………. 外埔位在后里 (舊稱內埔) 之外而得名。昔為平埔族蓬山八社大甲東社領域,今大東村為例證。 崁意指台地崖,三崁村位在后里台地磁磘沖積扇第三個台地崖下之聚落而得名。 根據 […]
清領初期受其「渡台禁令」的影響,拓墾受到限制。 直至康熙40年(1701)禁令鬆弛,漢人才開始大規模的移墾大甲。 大甲的居民以來自福建省為主,其中又以泉州籍者居大多數。 這些移民一由鹿港上埠,北進開墾;另一則從距離大甲西北五公里之大安港或溫寮港上岸, 依次墾殖大安頂九庄、下九庄來到大甲,進駐鐵鉆山山腳之頂店大埔(即今第一公墓附近)及 社尾頂店一帶,逐漸形成聚落。 當時大甲轄區內幾個早期農村聚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