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 塔仔腳地區傳統民居
草漯地區含概草漯村、保障村、樹林村、富林村、塔腳村等。 草漯位於全鄉最東,與大園鄉許厝港相鄰。 大崙尾是沙積地形,村落在沙崙之東側,草漯在沙丘之西,以往多為沼澤地。 積水而多野草故名草漯。漯讀音塔,常被誤成螺。 光復後草漯和大崙尾分別為草漯村和保障村, 積水而多野草故名草漯。漯讀音塔,常被誤成螺。 光復後草漯和大崙尾分別為草漯村和保障村, 大崙尾有保障宮,其媽祖神像係早年船家供奉於船上之「船仔媽」 […]
草漯地區含概草漯村、保障村、樹林村、富林村、塔腳村等。 草漯位於全鄉最東,與大園鄉許厝港相鄰。 大崙尾是沙積地形,村落在沙崙之東側,草漯在沙丘之西,以往多為沼澤地。 積水而多野草故名草漯。漯讀音塔,常被誤成螺。 光復後草漯和大崙尾分別為草漯村和保障村, 積水而多野草故名草漯。漯讀音塔,常被誤成螺。 光復後草漯和大崙尾分別為草漯村和保障村, 大崙尾有保障宮,其媽祖神像係早年船家供奉於船上之「船仔媽」 […]
新坡地區屈居內陸,包括新坡村、廣福村、金湖村、崙坪村、上大村、 大堀村、富源村、藝埔村、大同村等。 新坡地當大崙至觀音道路之中途,並和南通新屋、楊梅,北通大園要道交會; 四方會合,都有班車行駛,發展是後來居上,是全鄉最大市集。 光復後新坡分為二村,新坡南半和新坡國中為新坡村,新坡北半和青埔子為廣福村。 坡寮位於觀音至新坡一二縣道中途,光復初名坡寮村,後改名金湖村。 崙坪在新坡之東,由於地高而平 […]
大崙地名起源於附近一帶在緩斜坡的台地上,多崗阜,在較大崗阜處創建之村莊,故以名。 大崙地方包括舊小字內厝仔、月眉、山下三小村莊。 清末至日治初期,大崙地區為一街庄,稱為「大崙庄」。 大正九年(1920) ,廢十二廳改設五州二廳,該庄改制為「大崙」大字,隸屬於新竹州中壢郡中壢街, 大字下有「內厝子」、「月眉」、「山下」小字名。 本地區發展較早的聚落有山厝仔、大崙、月眉、山下、鱸鰻潭仔 […]
中壢在發展史中,商業和交通地位重要,南來北往的貨物和訊息交換,讓中壢豐富又多彩。 全區東西長10.64公里,南北寬7.38公里,總面積為76.52平方公里, 以地形區分為街區中心、內壢、龍岡、大崙四部分,地勢高而平坦。 境內水渠豐沛,老街溪、新街溪蜿蜒市區而過,農作又得桃園與石門大圳灌溉之利,連年豐收。 而自石門水庫完成後,耕作、飲水更不虞匱乏,可謂集天時、地利、人和。 大崙地區相當於今桃園縣 […]
觀音區原屬竹北二堡之茄苳坑庄、大潭庄、石觀音庄、三座屋庄、坑尾庄、坡藔庄、白沙墩庄、樹林仔庄、 新陂庄、下大堀庄、下青埔庄、草漯庄、塔仔腳庄、崙坪庄、上大堀庄、苦練腳庄…….. 大正九年(1920) 台灣地方改制,石觀音庄改為觀音庄,隸屬新竹州中壢郡。 戰後觀音庄改制為觀音鄉,隸屬於新竹縣,大字亦改制為村。 1950年桃、竹、苗分治,觀音鄉改隸屬於桃園縣。 2014 […]
觀音地區包括觀音村、大潭村、武威村、保生村、三和村、新興村、坑尾村、白玉材、廣興村等九村。 觀音村指本地高處,咸豐十年竹北二堡石牌岭莊(今屬新屋鄉)農民黃某,往返耕作途中在此處小溪中, 拾得一天燃石酷似觀音佛,供奉瞻拜,稱為石觀音,自此莊名亦稱石觀音。 後有白沙墩莊舉人黃雲中等倡建寺廟,稱為福龍寺。 光緒二十一年居民復在寺旁發現湧泉,方可治百病,其味清洌,稱為甘泉井,寺亦易名甘泉寺。 此寺香火鼎盛 […]
觀音區位居濱海,由觀音、草漯、新坡等三派出所地區所組成。 觀音地區包括觀音村、大潭村、武威村、保生村、三和村、新興村、坑尾村、白玉材、廣興村等九村。 觀音指本地高處,咸豐十年竹北二堡石牌岭莊(今屬新屋鄉)農民黃某,往返耕作途中在此處小溪中,拾得一天然石 酷似觀音佛,恭奉瞻拜,稱為石觀音,自此莊名亦稱石觀音。 後有白沙墩莊舉人黃雲中等倡建寺廟,稱為福龍寺。 光緒二十一年居民復在寺旁發現湧泉,方可治百 […]
下青埔,位於大堀溪以西,新屋與新坡公路之中途,地高在60-70公尺之間。 乾隆初年,海豐客家人開闢新屋地方,其北方即以大堀溪為界,故下青埔原為新屋領地,其南另有上青埔,今屬新屋。 1920年由新屋區劃出,併入觀音庄稱下青埔,包括三小字互成三角形; 在白沙屯東岸者稱為下青埔,位於南端者為樹仔腳,位於西端者為湖尾;後二者皆在溪之西岸。 明治三十四年(1901) 1月,全台廢縣廳改設二十廳,該庄隸屬 […]
下青埔,位於大堀溪以西,新屋與新坡公路之中途,地高在60-70公尺之間。 乾隆初年,海豐客家人開闢新屋地方,其北方即以大堀溪為界,下青埔原為新屋領地,其南另有上青埔,今屬新屋。 1920年才由新屋區劃出,併入觀音庄稱下青埔,包括三小字互成三角形; 在白沙屯東岸者稱為下青埔,位於南端者為樹仔腳,位於西端者為湖尾;後二者皆在溪之西岸。 清治末期至日治初期,下青埔地區為一街庄,稱為「下青埔庄」,隸屬 […]
清乾隆年間,莊氏十六世先祖莊希仲君移墾觀音大崛一帶,傳至莊李賜達到巔峰。 日治時期莊李賜曾任保正書記,交遊廣闊且處世精明,於桃園大圳修築前後,透過土地仲介致富, 於大正年間花費等值25甲地的資金起建此一豪宅。 該地位處大堀溪上游,桃園台地面在此地急降,使大堀溪的下切作用極強, 河床與兩岸的高差甚大,因此形成了深邃的坑谷, 附近的村落及河川即以大堀為名……… […]